nbsp;nbsp;nbsp;nbsp;偶尔闲暇时,景阳也会让人把琴搬到亭子里,四周的草帘帷幕都放下,再点了火盆,只留一面观赏雪景。
nbsp;nbsp;nbsp;nbsp;他焚香盘坐抚琴,瑶光便拿着曲谱坐在一旁,一边听琴,一边在心里默记琴谱。
nbsp;nbsp;nbsp;nbsp;前世她也是学过乐器的,不过学的是钢琴。虽天下声乐都有相通之处,但其中的细节还是要用心琢磨,才能学什么像什么。
nbsp;nbsp;nbsp;nbsp;听说她有意学琴,景阳便让人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琴谱都找出来送给她,让她先熟识谱子,有了基础再谈其它。
nbsp;nbsp;nbsp;nbsp;随后就是连续几场大宴,腊月二十三、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翻过年去,还有正月十五和二月二龙抬头。
nbsp;nbsp;nbsp;nbsp;皇子宗亲们除此之外,还要额外参加几场家宴。
nbsp;nbsp;nbsp;nbsp;莫说头一回这么过年的瑶光了,就连第一年成婚的景阳都觉得晕头转向。
nbsp;nbsp;nbsp;nbsp;往年他没成婚时,谁也不会太注意他。哪怕行事上出些纰漏,也没人好意思和个孩子计较。
nbsp;nbsp;nbsp;nbsp;但成婚之后,他就立刻被踢出来“孩子”的范畴,变成了需要顶门立户的男子汉,普世价值里对他的要求不一样了,看他不顺眼的人也可以抓他的把柄来为难他了。
nbsp;nbsp;nbsp;nbsp;不想惹一身骚,他就得谨慎再谨慎。
nbsp;nbsp;nbsp;nbsp;等过了二月二,年才算是正式过完,夫妻二人刚喘了口气,瑶光这里就又接到好几张帖子。有娶媳妇的,有嫁闺女的,还有给孩子办满月、办抓周的。
nbsp;nbsp;nbsp;nbsp;其中最引瑶光注目的,就是荣国府二房长女的满月宴。
nbsp;nbsp;nbsp;nbsp;见瑶光捏着荣国府的帖子看得久了些,送帖子的刘吉便道:“据说这位大姑娘是正月初一的生辰,按理说满月早就过了。
nbsp;nbsp;nbsp;nbsp;但二房太太怀她的时候,夫妻二人还跟着荣国公在金陵任职,回京时她月份大了不好挪动,就留在了金陵待产。
nbsp;nbsp;nbsp;nbsp;等到坐满了月子,才带着大姑娘回京。荣国府这一代已经有了两个男孩儿,孙女还是头一个,还是正房嫡出的,自然舍不得她受委屈。”
nbsp;nbsp;nbsp;nbsp;金陵虽然也是烟柳繁华之地,风流富贵之乡,但认真论起来,又哪里比得上京城呢?
nbsp;nbsp;nbsp;nbsp;孙辈里头一个金樽玉贵女娃,洗三就已经委屈了,满月自然地在京城好好办一场。
nbsp;nbsp;nbsp;nbsp;刘吉说到这里,下意识左右看了看,见周围都是王妃的心腹,才接着说:“如今满京城都在传,荣国府的大孙女是正月初一的生辰,福气大着呢。”
nbsp;nbsp;nbsp;nbsp;虽然早就在书上看过了,但真正在具现化的世界里再听一遍,瑶光还是觉得这个论调挺好笑的。
nbsp;nbsp;nbsp;nbsp;“生在正月初一就是大福气呀?你去查查咱们府上的人事册子,不拘是大年初一还是正月十五,生在好日子的丫鬟小厮加起来,起码地有七八个。”
nbsp;nbsp;nbsp;nbsp;什么样的大福气呀,卖身为奴来伺候人?
nbsp;nbsp;nbsp;nbsp;但仔细想想,元春好好一个公府小姐,不在家里金樽玉贵地纳福,反而被送到了宫里做女史,和王府里伺候人的丫鬟小厮们又有多大区别呢?
nbsp;nbsp;nbsp;nbsp;这么大的福气,反正瑶光是不乐意要的。
nbsp;nbsp;nbsp;nbsp;刘吉讪讪一笑,干巴巴道:“京城里都这么传,奴婢也是叫王妃知道知道。”
nbsp;nbsp;nbsp;nbsp;其实他也不觉得一个生辰就代表了什么。
nbsp;nbsp;nbsp;nbsp;他还是二月二生的呢,不照样挨了一刀辱没祖宗?
nbsp;nbsp;nbsp;nbsp;瑶光安抚道:“我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不然整理帖子这样要紧的事也不会放心交给你。类似这种流言,你报给我便是了,咱们府里可不许跟着传。”
nbsp;nbsp;nbsp;nbsp;按照红楼的剧情,要不了几年贾家的凤凰蛋贾宝玉出生,还得有一波更大的流言呢。
nbsp;nbsp;nbsp;nbsp;贾宝玉衔玉而诞的事皇家不以为意,估计就是因为元春出生的时候贾家就闹过一回祥瑞福气的传闻。
nbsp;nbsp;nbsp;nbsp;等到他出生的时候,贾家只是闹得更大些,不但舍米舍钱,还拿着宝玉的乳名到处张贴。
nbsp;nbsp;nbsp;nbsp;估计史太君就是借着有元春的前车之鉴,故意闹得满城风雨,让人误以为衔玉而诞和生在大年初一有福气一样,都是后宅夫人争宠的手段。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荣国府的满月宴且先往后放一放,夫妻二人找了个景阳休沐又不必去赴宴的日子,回了傅家一趟,把年前就看好的两位先生引荐了过去。
nbsp;nbsp;nbsp;nbsp;这两位先生一位姓文,年已六十出头,身上有着举人的功名,也曾做过几任知县。
nbsp;nbsp;nbsp;nbsp;只因他行事板正不懂变通,几次三番被人参奏,四十出头便心灰意冷,不再踏足官场,只在各家做西宾以养家。
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人物,教导的也都是已经入泮的秀才。若非是景阳这个郡王出面,傅家就算出再多的钱,也请不来人家。
nbsp;nbsp;nbsp;nbsp;还有一位苏先生,也是位举人,今年才三十出头。
nbsp;nbsp;nbsp;nbsp;这样年轻的举人,自然不会像文先生一样对官场灰心。他之所以来做西宾,就是因为上次科举未中,为节省盘缠滞留京城,留待三年之后再考而已。
nbsp;nbsp;nbsp;nbsp;傅家这边得知他们夫妻带了先生来,傅宁和傅安便带着天枢、天璇和天玑、天权这对双胞胎一同出大门外迎接。虽未曾开中门,却已经给足了两位先生面子。
nbsp;nbsp;nbsp;nbsp;瑶光的马车先入了仪门,从二门处坐轿子进后院见祖母等女眷。傅宁等在大门口接住景阳并两位先生,略一寒暄便入了前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