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江昭欣然受之,笑道:“庶吉士考试,你二人同列名册,声震文坛。料想此次下眉州,定是衣锦还乡,我也就不客气了。如此,就谢过子由赠宝!”
这次,三百八十余位考生参与庶吉士考试,苏轼、苏辙二人齐齐列于名册,可谓技惊四座。
一时间,兼有两人的父亲苏洵不忘进学之心,父子三人竟是有成为佳话的迹象。
苏轼、苏辙两人,一跃从无名之辈俨然成了仕林新贵,不少人都甚是注目。
江昭也屡屡于公开场合赞誉父子三人,为三人拉去了不少关注度。
苏轼、苏辙两人相视一眼,齐齐一笑。
衣锦还乡,无论谁人都难以拒绝,兄弟二人此次返乡的历程已经有了规划,第一件事就是祭祖。
曾巩不知何时往后退去,搬来了一个红木匣子,摇头道:“一个个都送些文绉绉的物事,我来送个实在的!”
江昭连忙接了过来,掀开一看,却是一套十二件的青瓷茶具。
“新的越窑,子川要是没事,恰好可以与夫人品茗赏月!”
几人齐齐一笑。
该说不说,的确实用。
“谢过子固兄。”江昭一脸笑意的道谢。
章衡温润一笑,从书童手中取过一卷画轴:“我知子川雅好丹青,特意作了幅《并蒂莲图》,祝子川与夫人贤伉俪如这莲开并蒂,百年偕老。”
“谢过子厚。”
江昭欣喜的受了礼。
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几人估计是早有商量,都准备了东西。
果不其然,章惇、曾布两人相继送出一双和田玉与一副《贺婚贴》。
江昭欣然受礼,连连道谢。
“子瞻、子由、子平,子厚,子固,子宣,珍重!”
郑重的放好了礼物,江昭立于船头,微微躬身拱手。
“再会,子川!”
“六月再会!”
“珍重!”
。。。。。。。
六人相继给出回应,往回走去。
这段时间,庶吉士考试已过,一切考试皆已完毕。
这也意味着几人都将回乡。
这次,六人特意来送江昭,却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走的人。
既是送别江昭,也是七人相互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