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人品行径,亦或是教养,都有考察过。
只不过,盛华兰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江昭顺势起身,从盘中取过余下的另一杯茶,呈给了老父亲。
江忠抚须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若说新妇给婆婆敬茶有了变味的迹象,那儿子给父亲敬茶,纯粹就是走个过场,不让新妇孤单惊慌。
父与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还缺一杯茶不成?
是以,哪怕同为敬茶,夫妇二人一起,实际上的主角也是新妇,而非丈夫。
江忠、海惜蕊二人象征性的抿了口茶,相视一眼,海惜蕊率先说道。
“华兰,盛氏书香门第,你的母亲王大娘子出身兰溪王氏,你又自幼养在勇毅侯独女膝下,教养自是上佳。”
“将来,昭儿四处为官,你却是得劳心操持,不可懈怠。”
一句话说出,盛华兰心头松了口气,紧张心绪一下子就去了七分。
婆婆究竟有没有刁难的意思,一句话就很容易听出来。
夸就是没有刁难的意思,就是满意。
反之,无论是半夸半责,亦或全是责备,都是不满意。
海惜蕊的话,以赞誉为主,有训而无诫,就是那种非常“干净”的庙见之礼。
也即,不趁机夹带私货,不趁机打压新妇,表现自己的威势。
“既为宗妇,切记要承担好子嗣绵延的责任。”海惜蕊又补充了一句。
“谨记母亲教诲!”盛华兰举止端庄,恭声答道。
绵延子嗣,这也就是宗妇最主要的责任。
“夫妇一体,各司其职即可!”江忠象征性的过了庙见之礼。
这种东西,除非是婆媳勾心斗角,否则也没什么好训诫的。
“儿媳谨记在心。”盛华兰心头一松,再次行礼。
她实在没想到公公婆婆会这么好说话,竟然几句话就过了庙见之礼。
据她所知,一些不太好的公公婆婆,甚至能训诫一上午。
这就是江氏家风吗?
新人敬了茶,老一辈受了茶,训了话,也就意味着庙见之礼正式完毕。
江昭、盛华兰两人重新落座。
主座,江忠抚须颔首,起身道:“去祠堂!”
话音未落,十余位耆老相继起身。
江忠与海惜蕊相视一眼,大步往外走去,江昭、盛华兰落后一步,紧紧跟随。
往后则是江晓、江旭,十余位耆老,依次排列。
一行十余人,齐齐赶往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