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氏也不意外,她一脸的仁慈的望向身边的顾廷烨:“小儿性子顽劣,素有纨绔之名,要是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一句话,就透露了顾廷烨名声不好。
当然,这话在不同人眼中就不同的意味。
在顾廷烨眼中,自然是着重于“还望海涵”几个字,认为这是母亲的关怀。
“仲怀是勇武之人。武将出身,名声差点也无妨。”江昭说道。
就这个小圈子的人而言,几乎都是名扬天下的存在。
顾廷烨的些许纨绔之名,连汴京都不能传出,已经不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名声。
况且,就像江昭说的一样。
武将出身,名声差一点,那不是常事吗?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要让顾廷烨名声好起来,方法简直不要太多。
让顾廷烨上一次战场,他们几个一人送一首诗,只管赞扬大义,谁还能黑的动?
扬名而已,文人最擅长的东西!
小秦氏见几人都不在意顾廷烨的名声,仁慈笑容一下子勉强了不少。
她挥了挥手,自有丫鬟呈上糕点、水果、酒水。
“如此,我也就不便过多叨扰。”小秦氏万福一礼,向着长亭的方向回去。
顾廷烨往前送了几步。
江昭摇头一叹,语气古怪的道:“汴京人人皆道小秦大娘子贤惠啊!”
顾廷烨往回走来,没怎么听清楚:“我母亲自是贤惠的。”
说着,他走向盛放的酒水、提杯倒酒。
顾廷烨没听出来不要紧,其余几个擅长玩心眼子的人却都察觉了异常,齐齐相视一眼。
一般来说,文官都不怎么会关注勋爵子弟纨绔的事情。
不过,顾廷烨的名声实在太大,纨绔之名传遍汴京,几人自然也有些耳闻。
然而,经过几次相处,几人倒也察觉了一些不同。
起码,以顾廷烨的本事与谈吐,哪怕纨绔,怕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名声”吧?
这事,有说法?
“或为隐诛于。。。。。。”
最后一个字没说出来,但几人都是通晓经典的人。
颂!
隐诛于颂!
俗称,捧杀!
几人了然。
继母有亲子,性子仁慈。
继子名声纨绔无能,却有一身勇武本事。
一经点拨,一下子就清楚起来。
不过,几人都没有声张。
这种计谋,除非自己察觉,否则身在计中,几乎不可察觉。
“来,继续投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