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也是自那件事情开始,姐姐对她更是寸步不离,她心中感动非常,看着镜中自己愈发明艳的相貌,又有些迟疑。她听了姨娘的话,留起了刘海,无论走到哪里,尽量放低自己的存在感,也尽量不给姐姐惹麻烦。
nbsp;nbsp;nbsp;nbsp;今日姐姐态度强硬的叫她将五官露出,无非是想告诉她,没关系的,怎么样都没关系,她们都已经长大,她们不需要害怕,侯府可以护住她,姐姐也可以。
nbsp;nbsp;nbsp;nbsp;她相信姐姐,也相信自己。
nbsp;nbsp;nbsp;nbsp;一路上,林诗芸都在叽叽喳喳的同姐姐说着话,并且在间隙询问姚氏午膳可不可以去翠云楼吃酱肘子,还拿出了父亲的钱袋,说父亲请客。
nbsp;nbsp;nbsp;nbsp;姚氏失笑,这丫头还知道替父亲送人情呢,回去告诉二爷又要偷摸的给小女儿塞钱了。
nbsp;nbsp;nbsp;nbsp;娘几个的第一站自然是首饰铺子。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独爱金银,选了两只金钗,便问店家可有小兔子耳坠。
nbsp;nbsp;nbsp;nbsp;上次大哥送的耳坠应是掉山上去了,她还是买个一样的比较好,不然不是浪费大哥的一番心意了。
nbsp;nbsp;nbsp;nbsp;而且她也是极喜欢那对小兔子耳坠的。
nbsp;nbsp;nbsp;nbsp;小二帮着找了几对,都不是大哥送的那个,林诗芸只好作罢,想着一会去别家店看看。
nbsp;nbsp;nbsp;nbsp;姚氏给姐俩一人定做了一套头面,林诗情是绿宝石的,林诗芸是粉碧玺的,都是符合二人性格的颜色。
nbsp;nbsp;nbsp;nbsp;成衣铺子的夏款尚未上新,姚氏只买了几匹鲜亮的锦缎。
nbsp;nbsp;nbsp;nbsp;好巧不巧的,刚出了布庄的大门便遇到了姚氏的嫡姐姚玉英,姚玉英手上牵着个七八岁的女童,一见到众人便一头扑进了林诗情的怀里,一口一个珠珠好想情儿姐姐,给林诗芸看的咋舌,只觉这丫头是抢了自个儿的台词。
nbsp;nbsp;nbsp;nbsp;本就是亲姐妹,这下便一起逛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姚玉英是极喜欢林诗芸的,她觉得当年自己是沾了林诗芸的福气才生出了这般可爱的女儿,女儿嘴甜又乖巧,翻版林诗芸的模样。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看着一直扒着姐姐的珠珠撇了撇嘴,她倒也没打算跟小屁孩计较,只是小屁孩难缠的紧,一会闹着姐姐要这个,一会便要那个。
nbsp;nbsp;nbsp;nbsp;罢了,姐姐又跑不了,今日便借给小屁孩吧。
nbsp;nbsp;nbsp;nbsp;她眼珠子一转,便想自己个儿出去逛逛。
nbsp;nbsp;nbsp;nbsp;于是她便试探性的同姚氏提了,姚氏也没为难她,只叫她带好护卫和丫鬟,贴心的递了个荷包过去,叫她看上什么便买些什么,午膳的时候直接去翠云楼便是。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欢欢喜喜的接了荷包,同姚氏做了保证之后欢快的带着丫鬟护卫走了。
nbsp;nbsp;nbsp;nbsp;姚氏摇摇头,姚玉英忍笑道:“这丫头,做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还当别人不知道她那点小心思呢。”
nbsp;nbsp;nbsp;nbsp;姚氏点点头,“芸儿自以为隐瞒的很好,其实她买下绣坊的事情,我和二爷一早便知晓,这孩子没什么安全感,我们索性便由着她折腾去,看着她干的有模有样的,我们也为她感到高兴。”
nbsp;nbsp;nbsp;nbsp;姚玉英点点头,思趁了半晌道:“我是极喜欢这孩子的,不若你将她给我做儿媳吧?我保证是个好婆母,三个儿子认你挑,怎样?”
nbsp;nbsp;nbsp;nbsp;姚氏其实是觉得可行的,芸儿天真善良,性子活泼,若是高嫁或是嫁入规矩大的人家,怕都是要吃亏的,嫁入将军府确实不错,嫡姐喜欢芸儿喜欢的紧,定是会当成亲女般善待的。
nbsp;nbsp;nbsp;nbsp;但是这事她确实做不了主,只道:“您知道的,这事我做不了主,还得同二爷商量一番的,”
nbsp;nbsp;nbsp;nbsp;“再说芸儿前头三个姐姐呢,没道理姐姐们没定下婚事,最小的先定下的道理,我自然是想和姐姐做亲家的,只是这事,还得从长计议啊。”
nbsp;nbsp;nbsp;nbsp;这边林诗芸一出门便放飞自我了。
nbsp;nbsp;nbsp;nbsp;一路走一路买,在身后两个护卫手上已经拿满了吃食的时候终于到了绣坊。
nbsp;nbsp;nbsp;nbsp;绣坊的生意果真不错,三三两两的女娘来来往往,很少有空着手离开的。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叫护卫先将吃食送回马车上,自己施施然进了绣坊。
nbsp;nbsp;nbsp;nbsp;女掌柜一见姑娘来了便迎了上去,惊喜道:“姑娘可算是来了,玲儿天天念叨您,”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笑着道,“我这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便赶紧来瞧瞧,春雨总是同我形容绣坊的生意如何好,我这终于亲眼瞧见了,娘子辛苦了,”
nbsp;nbsp;nbsp;nbsp;略作寒暄几人便上了三楼的雅间,楼下来来往往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林诗芸叫春雨将自己路上买的礼物给了孙娘子。
nbsp;nbsp;nbsp;nbsp;“咱们是绣坊,布匹衣料都是不缺的,给娘子买了些胭脂水粉,给玲儿的是文房四宝和一些吃食,我不常出门,绣坊的事辛苦娘子了。”
nbsp;nbsp;nbsp;nbsp;孙娘子双手接过,心中温热嘴上也道:“姑娘总是这样客气,不是您我们娘俩哪里能过上如今的日子,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您给我们的够多了。”
nbsp;nbsp;nbsp;nbsp;说起来这娘俩真的是林诗芸给救回来的,不然怕是熬不过前年冬日。
nbsp;nbsp;nbsp;nbsp;彼时林诗瑶同林诗情已经14岁不必去上女学了,府上请了位女先生专门教二人琴棋书画。
nbsp;nbsp;nbsp;nbsp;那日林诗意也恰巧得了风寒,只有林诗芸一人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