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申王神叨叨:“我认为,面子都是自己赚的。”
nbsp;nbsp;nbsp;nbsp;宁王不说话,但是点头的动作代表了一切看法。
nbsp;nbsp;nbsp;nbsp;李旦痛心疾首看着自己的儿子:“亲小人,远贤臣?”
nbsp;nbsp;nbsp;nbsp;“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信谗言?”
nbsp;nbsp;nbsp;nbsp;“你是越活越回去了吗?”
nbsp;nbsp;nbsp;nbsp;嘴上的话在说,手里的动作也没有停下。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的脑子飞快运转。
nbsp;nbsp;nbsp;nbsp;“根据天幕之言可以推算,距离安史之乱还有四十三年!一切都还有机会改变!”
nbsp;nbsp;nbsp;nbsp;此话一出,李旦果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nbsp;nbsp;nbsp;nbsp;嗯?不打了,有戏。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继续道:“废皇后,杀三子,占儿媳,朕绝对不会再做。”
nbsp;nbsp;nbsp;nbsp;“皇后伴儿已久,儿子幽禁被贬始终不离不弃,她不应当被废。”
nbsp;nbsp;nbsp;nbsp;“三子,李瑛是个好孩子,另外二子虽还不知是谁,但他们若不生逆反之心,儿子必不会做出一日杀三子之举。”
nbsp;nbsp;nbsp;nbsp;“占儿媳更不可能,儿子不是那等丧心病狂之人!”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仔细想着天幕之言。
nbsp;nbsp;nbsp;nbsp;“根据天幕所说,姚崇是个贤臣,儿子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请来长安,若得他辅佐,儿子必然能开创大唐盛世!”
nbsp;nbsp;nbsp;nbsp;“还有那个奸臣!杨国忠!儿子现在就下旨去寻他,及早除掉这个祸根!”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见父亲久久不说话,抬眼看去。
nbsp;nbsp;nbsp;nbsp;只见李旦背对着他,身子似乎都佝偻了几分。
nbsp;nbsp;nbsp;nbsp;他长长叹了口气。
nbsp;nbsp;nbsp;nbsp;“找到杨国忠,之后呢?”
nbsp;nbsp;nbsp;nbsp;“杀了他?贬了他?让他永远不进长安城?”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不明所以:“自然。不可为官做宰,儿子身边自然就没了这个满口谗言的奸臣……”
nbsp;nbsp;nbsp;nbsp;李旦转过身,定定地看着他:“杀了这一个杨国忠,那第二个杨国忠,第三个杨国忠呢?”
nbsp;nbsp;nbsp;nbsp;“若天幕仅此一次,再没第二次,你如何能知道其他的奸臣呢?”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看着满眼复杂的父亲,一时之间失了言语。
nbsp;nbsp;nbsp;nbsp;“那还不知是否出生的杨国忠,不是罪魁祸首啊。”
nbsp;nbsp;nbsp;nbsp;“罪魁祸首是你!”
nbsp;nbsp;nbsp;nbsp;“你若虚心纳谏,政治清明,大唐何来奸臣杨国忠。”
nbsp;nbsp;nbsp;nbsp;这话像是当头棒喝。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站在原地,讷讷不知言何。
nbsp;nbsp;nbsp;nbsp;李旦手拄拐杖,眼里是追忆亦是痛心:“李家打下来的江山,不该毁在你手里啊!”
nbsp;nbsp;nbsp;nbsp;“你弃城而逃,那祖祖辈辈都算什么?”
nbsp;nbsp;nbsp;nbsp;他边说边喘息,两行浊泪顺着脸上沟壑淌了下来:“李家江山,不该就此毁掉啊……”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nbsp;nbsp;nbsp;nbsp;他赶忙上去扶住情绪激动的李旦,对他保证道:“距离安史之乱还有四十三年,父亲相信我,一切都还有机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