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当许知予凭着原主记忆,慢慢走到村口时,大榕树下已聚了七八个村民。
nbsp;nbsp;nbsp;nbsp;有许大山和他媳妇珍娘、田二喜、许水根和他娘、三个中年妇人,还有几个半大小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孩子打闹着,大人闲聊着,等着牛车。
nbsp;nbsp;nbsp;nbsp;许水根靠着榕树,伸长脖子,好奇地往田二喜那笆篓里瞧,“二喜叔,这几天你钓了多少好货?”
nbsp;nbsp;nbsp;nbsp;田二喜吧嗒了两口焊烟,抖了抖笆篓,“不多,黄鳝也就估摸着三斤,泥鳅四斤不到,现在天冷,都猫在洞里,不肯出来寻食。”
nbsp;nbsp;nbsp;nbsp;“栓子!听话——,你再乱跑,奶奶以后可不带你去赶集了。”许水根他娘对着调皮捣蛋的孩子招呼道。
nbsp;nbsp;nbsp;nbsp;“嘻嘻,奶奶,你看,爹给我做的这个水枪滋得可远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调皮地用竹水枪往他奶奶身边滋水。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许知予听见说话声,一步一步过去。
nbsp;nbsp;nbsp;nbsp;她看不清周围的人,原主又极少与人交往,自然叫不出大家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找了块石头坐下,随后从怀里摸出一块半米见方的青布,仔细地将其展开,理清正反后,把布平铺在地上,再用小石子压住四个角,轻咳了两声。
nbsp;nbsp;nbsp;nbsp;“咳咳。”
nbsp;nbsp;nbsp;nbsp;青布上,用木炭写着‘丹心妙手,药到病除’八个大字。
nbsp;nbsp;nbsp;nbsp;村民们看到她面孔陌生,彼此相互打量,纷纷停下了交谈,好奇地朝许知予这边看了过来。
nbsp;nbsp;nbsp;nbsp;“欸,你们快看,那人在做什么?”首先开口的是张胖婶。
nbsp;nbsp;nbsp;nbsp;“咦,这后生好面生,看着不像我们村的人呢?”麻二婶也跟着附和。
nbsp;nbsp;nbsp;nbsp;“是咯,村里没见过这么俊俏的小后生呢。”都探着脑袋,往许知予的方向瞧。
nbsp;nbsp;nbsp;nbsp;摆好这些后,许知予听到那边的人注意到自己了,嘴角上扬,不紧不慢地又从怀里摸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铜铃,这铜铃是她在那方柜里翻找到的。她捏着铜铃,“叮铃铃,叮铃铃”地摇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清脆的铃声在这寂静的清晨中回荡,伴随着那道消瘦的身影,显得格外特别,甚至透着一丝诡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nbsp;nbsp;nbsp;nbsp;咦,这俊俏后生谁?
nbsp;nbsp;nbsp;nbsp;啧,这小生在做什么?
nbsp;nbsp;nbsp;nbsp;有人正要开口询问,村东许福两口子推着板车过来了。
nbsp;nbsp;nbsp;nbsp;苏氏一把拉住许福,“诶,当家的,你快看!那黄桷树下坐的是不是许二?”
nbsp;nbsp;nbsp;nbsp;因为许知予在许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她大伯的大儿子许知业,所以认识她的都叫她‘许二’。
nbsp;nbsp;nbsp;nbsp;当时她娘把她当男孩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许家大嫂周红娘斗气,因为周红娘生了个儿,整体在她面前耀武扬威,还说她怀娃时肚皮尖,一定生女娃。
nbsp;nbsp;nbsp;nbsp;许福侧头,斜目看了一眼,点点头。
nbsp;nbsp;nbsp;nbsp;这许福和原主的爷爷辈是兄弟,算隔房的堂兄,他自然认得许知予,只是他们年龄相差六七岁,莫说后来原主因眼疾不愿出门,即便小时他们也没啥言语。
nbsp;nbsp;nbsp;nbsp;许福推着板车欲走,但苏氏却一把拉住了板车,“等等”。
nbsp;nbsp;nbsp;nbsp;上前,“这不是许二吗?一大早你坐在这里做甚?”苏氏关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