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万岁爷,你让永琮永璐他们怎么办?”
nbsp;nbsp;nbsp;nbsp;魏紫菀满目不解,“他们跟“嫡”字沾边,你觉得他们会相安无事吗?”
nbsp;nbsp;nbsp;nbsp;她不愿永琮永璐他们奔着皇位去,也是因为帝王寿命太长,万一有一日,兄弟俩熬不住,她的子孙后代都会被新帝压着一辈子喘不过气的。
nbsp;nbsp;nbsp;nbsp;“朕册封永琮为皇太子,谁也没法改变朕的心思,紫菀,你也别想,除非你能亲自废了自己孩子。”
nbsp;nbsp;nbsp;nbsp;乾隆语气淡淡,“这是迟早的事。”
nbsp;nbsp;nbsp;nbsp;不光是因为永琮是他和紫菀的孩子,永琮在众多皇子中也算是排得上前面的,永琪文武双全,但太过重情,永璜永璋永珹这三个孩子都太过重情。
nbsp;nbsp;nbsp;nbsp;重情之人当不了天子。
nbsp;nbsp;nbsp;nbsp;永瑢性子懒散,不喜上进,永璇是慧妃所出,他不喜。
nbsp;nbsp;nbsp;nbsp;永璐并非紫菀亲子,而永琮看似重情,但在众多子嗣中,永琮是最像他的,只对自己身边人重情,往后闯进他身边的人,都无一例外存了极大审视。
nbsp;nbsp;nbsp;nbsp;永瑆年纪过小,无法服众。
nbsp;nbsp;nbsp;nbsp;而永璂,过些时日,他会将永璂过继给宗室,作为废后之子,永璂不适合留在宫里了。
nbsp;nbsp;nbsp;nbsp;魏紫菀看着他,轻叹着气,“万岁爷,您都这样打算了,妾身还能拿您怎么办。”
nbsp;nbsp;nbsp;nbsp;就是她的命,也全在帝王掌控下。
nbsp;nbsp;nbsp;nbsp;“你看着朕就好,朕将一切事情摆平,不会让你难做的。”
nbsp;nbsp;nbsp;nbsp;“好。”魏紫菀对百年后合葬之事仍旧有一种虚妄飘渺的错觉,但那是身后事,即便从前再难受,也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nbsp;nbsp;nbsp;nbsp;皇帝决定将永琮封为皇太子,那今后不管是她有没有成为皇后,她迟早也会在百年后被封做皇后,跟皇帝合葬。
nbsp;nbsp;nbsp;nbsp;她还不如接下后位,让永琮皇太子的身份更为名正言顺,没有什么能比过去更糟糕了。
nbsp;nbsp;nbsp;nbsp;只是这样一来,婉妃和颖嫔的心愿便不会再实现了,不知她们会哭成什么样。
nbsp;nbsp;nbsp;nbsp;“皇上……?”皇帝突然握着她的手,她身子下意识抖了下,但又恢复平静。
nbsp;nbsp;nbsp;nbsp;皇帝眼里闪过一抹黯然,“朕来日再寻你说说话吧。”
nbsp;nbsp;nbsp;nbsp;“好,万岁爷。”魏紫菀顿了许久,方才用另一只手将他的手覆盖上,对上皇帝陡然变亮的眼睛,她道:“万岁爷,妾身对您,仍是回不到从前了,只是,往后,若是作为夫妻相处,妾身只愿跟您做一对举案齐眉的夫妻,可好?”
nbsp;nbsp;nbsp;nbsp;“好。”乾隆郑重其事。
nbsp;nbsp;nbsp;nbsp;这一回让他看见希望了,便不复从前暗沉,“朕想跟你相约到白首。”
nbsp;nbsp;nbsp;nbsp;魏紫菀看着他,“即便妾身不能再像从前待你,妾身身边还有儿女、友人、长辈,无论哪一个,都越不过皇上,但也不管哪一个,都不会被皇上越过,这样,您也能接受?”
nbsp;nbsp;nbsp;nbsp;“能。”他咬字极轻,却重如千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不久后,皇帝于朝廷上宣告要册立皇贵妃之子永琮为皇太子。
nbsp;nbsp;nbsp;nbsp;众臣哗然,连本着要当甩手掌柜的永琮也噔时僵住了,皇太子之位——没有哪个皇子不想的,即便他看起来毫无野心。
nbsp;nbsp;nbsp;nbsp;可对这从天而降的储君之位,永琮却谨慎至极,他不确定皇阿玛是不是存着试探他的心思,便第一时间没有同意,但皇帝不管他同不同意,直接定下这事,无回旋之地。
nbsp;nbsp;nbsp;nbsp;其他臣子一看啊,皇上态度坚决,七皇子也确实是当今位份最高的妃子所出之子,这子凭母贵,说来也有些道理。
nbsp;nbsp;nbsp;nbsp;毕竟这册封储君,不是看身份地位,就是看年岁序齿,皇上不册封皇长子为皇太子,而是看中了皇七子,皇七子生母身份最贵重,在长子之下,便是看重母凭子贵册封七皇子也有道理可言。
nbsp;nbsp;nbsp;nbsp;至于皇贵妃是汉军旗出身,也没多少人在意这个了。
nbsp;nbsp;nbsp;nbsp;将皇帝现在的皇子都拉出来一列,大皇子永璜是满洲正黄旗包衣旗妃子哲妃所出,三皇子永璋和六皇子永瑢是原民籍现汉军正白旗包衣妃子纯妃所出。
nbsp;nbsp;nbsp;nbsp;四皇子永珹和十
nbsp;nbsp;nbsp;nbsp;一皇子永瑆是汉军正黄旗包衣妃子嘉贵妃所出,五皇子永琪是蒙古正黄旗包衣妃子愉嫔所出,七皇子永琮的生母是原汉军正黄旗包衣现满洲正黄旗妃子皇贵妃。
nbsp;nbsp;nbsp;nbsp;八皇子永璇是原汉军镶黄旗包衣现满洲镶黄旗妃子慧妃所出,九皇子永璐是民籍汉女柏氏所出,甚至尚未封妃,在众多皇子中,身份算是最低的,只是有幸被皇贵妃抚养,才得了脸面。
nbsp;nbsp;nbsp;nbsp;十二皇子永璂是废后所出,既然富察氏已被废,那十二皇子便自然而然脱离了储君之位。
nbsp;nbsp;nbsp;nbsp;这些有能力一争的皇子阿哥们哪一个跟包衣撇得开关系,有的还不如包衣妃子,既然差不多都是包衣妃子所出,说是凭母族身份或是血脉高低来评判皇子阿哥哪个有资格继承皇位,那就没必要了。
nbsp;nbsp;nbsp;nbsp;这些皇子放在康熙朝,那是连争夺皇位的资格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