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外表不行,但味道是出人意料的好。
nbsp;nbsp;nbsp;nbsp;糕点软而湿润,桂花酱甜蜜芬芳,吃一口从喉咙到鼻腔都是香的。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性这些日子念书更加刻苦,家里人也不知道她是吃错了什么药,整日里捧着书本不放手,在院子里溜达时嘴里也是念念有词。
nbsp;nbsp;nbsp;nbsp;贺老太太趁着天气好出门遛弯碰见她都想躲一躲,嘴里叨咕些听不懂的话叫人脑袋疼。
nbsp;nbsp;nbsp;nbsp;贺母倒是研究了好些天,她估摸着是贺云昭的朋友都不在身边,才这幅模样。
nbsp;nbsp;nbsp;nbsp;穆砚那孩子一去边疆没个消息,打听了一下说是明年到了时间才能送信回京。
nbsp;nbsp;nbsp;nbsp;据说是这些个小将都是京城富家子弟出身,到了边疆难免不适应,给家里写信无外乎哭诉军旅生活辛苦。
nbsp;nbsp;nbsp;nbsp;在京城的家人可不就担心上了,一群公子哥,在家里都是当成眼珠子一样,老人们一听孩子诉苦就忙着把人弄回京城来。
nbsp;nbsp;nbsp;nbsp;即使有那不太受宠的,一听孩子说辛苦,少不得也去信几封请求当地的将军们关照。
nbsp;nbsp;nbsp;nbsp;殊不知这些信件就是最讨人烦的,本来边疆事务就十分繁杂,教导一群公子哥如何杀敌还得接受他们家人骚扰,着实叫人心烦。
nbsp;nbsp;nbsp;nbsp;穆砚听说是今年过了才能往回送信,也不知是真是假。
nbsp;nbsp;nbsp;nbsp;反正如今穆家是愈发的势大了,相较于之前可是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的另外一个朋友,曲家的曲瞻。
nbsp;nbsp;nbsp;nbsp;年初刚授了正七品的修撰进了翰林院,他初入官场也是忙的很,许久不曾与贺云昭出去玩了。
nbsp;nbsp;nbsp;nbsp;他倒是写了不少信来,看的贺云昭脑袋疼,两人都在京城还写的哪门子信。
nbsp;nbsp;nbsp;nbsp;曲瞻这个人许是在翰林院憋的不能说话,他给贺云昭写信,一写就是厚厚一叠子。
nbsp;nbsp;nbsp;nbsp;堪比连续十几条六十秒语音的杀伤力,贺云昭念书都不需要做什么准备,看他的信还要提前深呼吸几下。
nbsp;nbsp;nbsp;nbsp;但没办法,京城的友人不多,联系紧的也就几个,她还是忍了一下曲瞻的话痨。
nbsp;nbsp;nbsp;nbsp;还好也不是全然的没有收获,曲瞻除了生活零事、八卦逸闻之外还是写了一些干货在上头,令贺云昭对翰林院的工作模式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nbsp;nbsp;nbsp;nbsp;朱检师兄自发的同贺云昭一起念书,他才是一门心思的沉迷书本了,另一位师兄赵同舟正在忙着自家堂妹与友人石芳典的婚事。
nbsp;nbsp;nbsp;nbsp;友人们都各自有事,这才导致贺云昭几乎不出去与人玩乐,只是一味的埋头书本上。
nbsp;nbsp;nbsp;nbsp;贺家,书院,纯粹的两点一线生活。
nbsp;nbsp;nbsp;nbsp;就连每日瞧她念书的刘苑师兄都有些脑袋疼,师弟太好学也是麻烦事,弄的他都神经紧张了。
nbsp;nbsp;nbsp;nbsp;刘苑第一次感受到他是那么的喜欢放假。
nbsp;nbsp;nbsp;nbsp;丁翰章老爷子倒是对贺云昭十分满意,这才是治学的精神啊!
nbsp;nbsp;nbsp;nbsp;丁夫人忍不住推他一下,嘱咐道:“小昭许久未到家里吃过饭了,你叫他过来一次啊。”
nbsp;nbsp;nbsp;nbsp;丁翰章坐在床边上,一听这话,他拍着大腿:道:“哎?我说最近怎么忘了点什么呢,小昭是好久没来家里吃饭了。”
nbsp;nbsp;nbsp;nbsp;书院离家里这样近,丁夫人自然是见过许多学子了,不过大多数来往不会那么亲密。
nbsp;nbsp;nbsp;nbsp;丁翰章心知肚明,他这样的身份要是开个书院教导学生不算什么事,还多一个教化的好名声。
nbsp;nbsp;nbsp;nbsp;但要是丁家和书院紧密的不分你我,那么学生们就会认为自己和丁家关系亲密。
nbsp;nbsp;nbsp;nbsp;丁老爷子虽然退出朝堂许久,但是他当初也是有自己的政治倾向的。
nbsp;nbsp;nbsp;nbsp;书院的学子多数是教不出来的,到秀才就是顶点了,少部分能接受的知识的更多运气更好他们能往上走很远。
nbsp;nbsp;nbsp;nbsp;人才就是财富,这一批学子若是被人看中了,丁家可就遭殃了。
nbsp;nbsp;nbsp;nbsp;丁翰章为官多年,这点把握还是有了,他此生教导学生众多,但是弟子仅有三个。
nbsp;nbsp;nbsp;nbsp;一个是刘苑,一个是苏州籍贯的弟子,那个孩子身体不大好,考中进士没几年便一病去了。
nbsp;nbsp;nbsp;nbsp;最后一个便是贺云昭了。
nbsp;nbsp;nbsp;nbsp;可以说刘苑当初就是他家财不丰才收下的学生,后来看这孩子秉性淳朴便认了这个弟子。
nbsp;nbsp;nbsp;nbsp;第二个弟子是看中人家天资,他爱才心切,从院试座师变成了师父,可惜天妒英才,那孩子早早去了。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是最后的关门弟子,丁翰章已经想好了将来他那些收藏的书籍还有未完成的注解等都是要留给贺云昭的。
nbsp;nbsp;nbsp;nbsp;丁夫人正是因为知道贺云昭是最后的关门弟子,所以多加关心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