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如果想要骗过吴是这种人,就绝不能说谎,一切都是真话,情绪也要是真实的。
nbsp;nbsp;nbsp;nbsp;更声漏过纱窗,夜晚的凉风习习而来,她用银剪挑去烛火上的焦痂,火星炸裂映在她眼眸中,激起了并不久远的记忆。
nbsp;nbsp;nbsp;nbsp;“他是个沉默的人,习惯于忍耐痛苦或者其他什么……”
nbsp;nbsp;nbsp;nbsp;“我那时不算很清楚他的情况,但晓得要避讳一二,”她抬眼看向吴是。
nbsp;nbsp;nbsp;nbsp;吴是点头。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便继续道:“他似乎没什么朋友,与人交往不多,我也不知道他一般都在做什么,不是特别适应京城的环境。”
nbsp;nbsp;nbsp;nbsp;吴是的神情逐渐古怪起来。
nbsp;nbsp;nbsp;nbsp;沉默坚忍,他认同,但……贺云昭说萧长沣不擅长交际????
nbsp;nbsp;nbsp;nbsp;那他查到的交际遍布三教九流之人,上到将军下到无赖在京城接触个遍,是谁?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继续道:“师侄算不得太好的人,但总也不是个坏人,对师父师娘很是尊敬,待几位师娘的女弟子也恭敬的叫师叔。”
nbsp;nbsp;nbsp;nbsp;睫翼轻挥,她嘴角轻轻弯起,“他或许是没什么朋友,便很想要与我做朋友,他很喜欢找各种由头来找我玩。”
nbsp;nbsp;nbsp;nbsp;“那个时候的萧长沣还是个很有趣的人。”甚至可以说还是个有些可爱之处的人。
nbsp;nbsp;nbsp;nbsp;吴是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
nbsp;nbsp;nbsp;nbsp;“后来?”贺云昭轻声道:“后来关系好了很好,可萧长沣似乎事情很多,接触的就少了一些,但一直联系着。”
nbsp;nbsp;nbsp;nbsp;“再后来您也清楚,他去了……”
nbsp;nbsp;nbsp;nbsp;吴是隐约感觉不对劲,萧长沣是否热衷于与贺云昭交往,找周围人一问总能问出来,贺云昭不必说谎。
nbsp;nbsp;nbsp;nbsp;那为何在萧长沣有紧密联系的几个手下哪里,从来没听过贺云昭的名字呢?
nbsp;nbsp;nbsp;nbsp;不对……吴是回忆了一下,有个人曾说过,他替萧长沣寻访过一盒什么棋子?
nbsp;nbsp;nbsp;nbsp;他眼神一凝,指着一侧的棋盘问道:“我是个粗人不太懂这些,那棋子看起来似乎很贵,有什么讲究吗?”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扭头一看,道:“那是一副云子,黄龙玉做的,出自永昌,也称为永子。”
nbsp;nbsp;nbsp;nbsp;她似乎是才想起来,便道:“这副棋子便是萧长沣送的生辰礼。”
nbsp;nbsp;nbsp;nbsp;吴是不由得像那副棋子看过去……
nbsp;nbsp;nbsp;nbsp;贺云昭端起茶杯,喝一口茶润润喉,神情温润还带着一丝怀念的感伤。
nbsp;nbsp;nbsp;nbsp;第72章
nbsp;nbsp;nbsp;nbsp;翰林院藏书阁被查出收容诸多伪造古籍,其中不乏大不敬言论,这对整个翰林院来说近乎灭顶之灾。
nbsp;nbsp;nbsp;nbsp;翰林院也不是什么书都收,一本书进入翰林院的藏书处是有一条完整的流程的。
nbsp;nbsp;nbsp;nbsp;那么上面自然要详细的查清楚,书是怎么怎么进入翰林院的?院内是否有包藏祸心的内奸?
nbsp;nbsp;nbsp;nbsp;追究责任还是这案子最简单的一部分,不管是谁,查出来或者查不出来有人背锅就好。
nbsp;nbsp;nbsp;nbsp;最麻烦的地方在于这些被查出来的书,应当由翰林院来主持销毁。
nbsp;nbsp;nbsp;nbsp;销毁书籍这行为十分容易,拿出火折子吹一吹点一点,小风一过,猩红的火花就会将书籍全部燃烧干净。
nbsp;nbsp;nbsp;nbsp;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谁能主持这件事,谁去点这把火。
nbsp;nbsp;nbsp;nbsp;曾有一位皇帝做过一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烧的到底是什么难以完全确定,也有人说不过是术士的荒谬之言。
nbsp;nbsp;nbsp;nbsp;无可否认的是一旦有类似之举,便会被视为压制思想的暴政。
nbsp;nbsp;nbsp;nbsp;皇帝算是侥幸躲过一劫,此事被贺云昭等辅助编《三朝文疏》的翰林院小官发现的,源头又是逆贼的谋反之举,被篡改字眼的古籍与含着诋毁先帝的字眼混杂在一起。
nbsp;nbsp;nbsp;nbsp;所以这事才扯不到李燧头上。
nbsp;nbsp;nbsp;nbsp;但翰林院就脱不开责任了,他们销毁了书籍便会被大晋众多文人围攻,焚书。
nbsp;nbsp;nbsp;nbsp;别管焚的是什么,总有人会认为里面藏了不能见人的秘密或者是对世人有巨大影响的典籍,阻止人们知晓一切的翰林院自然是罪大恶极。
nbsp;nbsp;nbsp;nbsp;翰林院这个衙门本身便是众多读书人向往的圣地,于是被攻讦的自然是大学士本人了。
nbsp;nbsp;nbsp;nbsp;翰林院要是不销毁这些书籍,看看那古籍上的字眼吧,经义都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明晃晃的字摆在那,那就是他们监管不力的罪证!
nbsp;nbsp;nbsp;nbsp;两条路皆不通,那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