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61章 制授太史令

第61章 制授太史令(第1页)

炎炎夏日,正午。

姜沃从廊下一路走来,一个人也未见到,只有滋滋蝉鸣伴随她的脚步。

六月暑热,她只从太史局前院走到袁天罡的屋门口,就闷热的难受。

怪道二凤皇帝这种常头疼、风热的人,夏天没法住在这太极宫里。

只是今年,皇帝没有去九成宫避暑,同时,也没留在宫里。

这是贞观十九年的夏天。

皇帝正在率军亲征高句丽!

且不光皇帝在亲征高句丽的前线,连太子都已随军东征,不在长安——此事现在看来已成事实,但在今岁贞观十九年初,皇帝刚刚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反对的奏章雪花样飞进立政殿,险些没把皇帝给淹没了。

朝臣们太过震惊,震惊到一时不知道该集火反对哪一条:究竟是皇帝万金之躯御驾亲征更欠妥?还是皇帝亲征居然带上太子更欠妥?

说句大逆不道但是很该考虑的话:那可是战场,瞬息万变刀剑无眼!万一出了什么事,皇帝和太子都交代在高句丽,那一国怎么办?!

以褚遂良为首的朝臣们苦劝不止,甚至大有长跪不起之态,然而皇帝这回‘郎心似铁’,毫不被谏言动摇:就要亲征,还就要带上太子!

谁劝也不好使。

毕竟……皇帝在心里算了算自己的年纪,这应当是他最后一次机会,能够手把手教太子怎么打仗了。

而且东征高句丽这一仗,是教学最丰富的一仗:这回皇帝不但调动了北方各地的府兵,还调动了契丹、奚等外邦部落骑兵。同时,早在一年前,他就在命人造运粮船、战船,各备了千艘有余——是多方面布局,最后水陆并进,直奔辽东!

从大方向说,可谓是陆战、水战、甚至于外邦协同作战具备。

往小里说,每一支队伍的安排:具体到每一路军的骑兵、步兵、弓弩手、哨兵、刀盾手的兵种排布也都是学问。

更别提还有征兵、军需、钱粮等后勤的安排。

二凤皇帝有太多想教给太子的。

他已经手把手教了太子两年的理政,现在,他要再亲自教一教他的战事了。

当皇帝,尤其是二凤皇帝这种帝王,决定了要做什么后,群臣的反对,实在也是无可奈何了。

况且皇帝最后也算是妥协了一些:他答应朝臣们,哪怕太子随军东征,也不会去太前线,他会把太子留在定州,主监军需后勤事。

至于长安这个最后方,则由房玄龄坐镇,其余重臣,诸如长孙无忌、唐俭、褚遂良、刘洎等全部随军东征,简直是搬了半个朝廷去定州。

贞观十九年二月,皇帝与太子自长安开拔,大军东征。

如今也有四个月过去了。

*

姜沃叩了三下门,袁天罡的声音平稳传出来:“进来吧。”

见弟子进门,他把用井水浸过的凉茶往前推了推:“大中午的过来,是东边有信回来了?”

姜沃点头,把刚拿到还未拆封的信函递给袁天罡。

“圣人已经过了卑沙、兵临辽东城下了。”

辽东城,正是当年隋炀帝久攻不下之地。

而卑沙,姜沃把舆图跟她记忆里的现代地图对照想一下,应当是辽宁大连一带。

可见战事正在稳步推进。

这是李淳风的信,从遥远的高句丽前线,随着大军的情报一起送回长安来。长安城中为了此次大战,专门成立的分函处,今日中午将李淳风的信分到太史局来。

姜沃就立刻拿来给袁天罡了。

这回皇帝东征,李淳风也奉命随军同行。

不过,不是因为占卜术,而是因为火药,二凤皇帝要随身携带一个火药专家——

在此之前的贞观十八年,姜沃终于攒够了权力之筹,一键购买了那本《古之燔石记——顺应时代的安全化煤石烧制、火药制备》。

书友推荐: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吾弟大秦第一纨绔宦海官途小瞎子看过来美母如烟,全球首富美母的诱惑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众香国,家族后宫邪帝轻点爱:腹黑鬼医狂妃神雕欲女春闺娇啼镇国南帅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无限之禽兽修仙者(修仙少年的艳途)仙子的修行·美人篇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官途危情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掌中的美母
书友收藏:我的冷艳总裁母亲美母如烟,全球首富复仇之路(血亲熟女控肉文)美女总裁的绿帽兵王美母的信念美母的诱惑我是妈妈的小老公(我的同学小爸爸无绿改编再修改版)乡村乱情妈妈又生气了神豪的后宫日常穿越伊始将异母姐姐调教成性奴(穿越到异世界把高贵强大的女性征服至胯下)推母之道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斗罗大陆修炼纯肉养成-母子逆推熟女记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催眠之御姐熟妇让我操(控制)父债子偿妈妈陪读又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