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言是家中的幼子,其上面还有四位哥哥、三位姐姐,但和他同父同母的只有一位,也就是他名副其实的兄长,百里均明。
百里均明和均言的娘亲,真名宋识秋,是百里珞衡的正夫人。均言和兄长之间相差了五岁,二人小时候一起长大。
作为百里氏的嫡系子孙,百里珞衡对百里均明和均言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小就十分注重对二人的教育,也是为了让他们日后入朝为官。
只是兄弟两人容貌虽长得相似,性情却颇为不同。
百里均明自幼时就开始读书识字,也在学习中慢慢地熟悉朝堂攻略,百里珞衡对自己的这位嫡长子十分欣慰。
但他的小儿子均言,却对学习之事一窍不通,且性格顽劣不羁,课堂上经常调皮捣蛋,常常气得前来教书的夫子胡子都要立起来。
百里珞衡对均言十分头疼,偏偏他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夫人和母亲都十分宠着他。每次他想要教训均言时,都会被她们二人拦住。
“孩子还小,老爷你也别逼太急了。”
“是啊,衡儿你别那么凶,你看你那凶神恶煞的模样,都把我孙子给吓坏了。”
……
均言躲在娘亲和祖母身后悄悄探头,对上爹爹的眼神后又心虚地把脑袋缩了回去。
百里珞衡被两位妇人在那一唱一和吵得有些头疼,他指了指旁边站着的百里均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看你一天天的就知道捣乱,你兄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熟背四书五经了!”
彼时的百里均明已经快十二岁,正值总角之年。他聪慧过人,小小年纪便能洞察朝廷时局,见识惊人,也从未让百里珞衡操过心。
百里均明对上自家弟弟的眼神,他正一脸期待地望向他,似乎是希望兄长能为自己说说好话。
百里均明无奈地笑笑,启唇道:“爹,言儿还小,我看他对修炼一事颇感兴趣,不如就让他前去参加天极派的测灵石试炼。”
“若言儿能成为天极派的弟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百里珞衡一时气急道:“那天极派山高水远的,他一个人在那人生地不熟,若是出了什么事,我们也不能及时知道。”
均言从娘亲的身后跳出来,反驳道:“我不管,我就要去天极派!那些书我每次都看得眼睛疼,实在不想再学了。我根本就不想当官,我以后要当剑修!”
均言自幼就对入朝当官意见颇深,他见过不少官员,那些人说话都文绉绉的,开口闭口都是朝廷之事,他根本就不感兴趣。相比于当官,他更渴望当一名修士。
百里老夫人年轻时曾经在天极派修行过一段时间,均言经常会缠着祖母跟他讲修炼的事,心中也一直向往着未来能成为一名剑修。
百里均明对均言十分了解,也知道他根本无心当官,这才向父亲提出让均言前往天极派修炼。
百里珞衡一开始并不肯松口,自己这个小儿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没一个人出过远门,若是放他自己去天极派,他心里还是不放心。
但架不住自己夫人和母亲在耳边一直唠叨,百里均明也在旁边劝说,百里珞衡无奈,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均言前去天极派修行一事。
他出发前拉着均言叮嘱了许久,又取出一封信交给均言:“这信你记得交给天极派的掌门,他看了之后会帮忙多照顾你一点,这样我们在家也能放心。”
均言点了点头,接过信放入怀里,转身面向自己的兄长。
百里均明微微弯身,摸了摸他的头道:“言儿,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兄长不在你身边,你记得好好照顾自己。”
百里均明对自己这位弟弟一向疼爱,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他看着弟弟从襁褓中的婴儿,渐渐成长到现在的年纪,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志向。
百里均明心里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均言志在江湖,他这个兄长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的决定。
均言跟家人一一道别后,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前往天极派的道路。
小少年天赋异禀,轻而易举地就通过了天极派测灵石的试炼,如愿以偿成为天极派的弟子。
他并没有将父亲给他的信转交给温怀铭,也从未跟别人说过自己的全名,大家都以为他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