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晚只当妹妹是为燕袖烦心,心火顿起:“哼,燕家那厮不是想解除婚约么,就解除好了呀,待老娘我网罗天下三千美男,分两个……啊不,分五个面首给你!”
提及燕袖,宋立娘默默忖度,燕氏与林党的朝廷党争正激烈,燕家族亲尚在等待问责,且燕袖的伤势还需静养,这个麻烦的重生者应该能消停一段时日了。
压下杂念,宋立娘瞟无法无天的七公主一眼,道:“七姐姐还敢寻面首呢?上回群臣弹劾,父皇可发了好大的火。”
“一帮老腐儒!大皇姐的驸马想纳妾都广受支持,还不准本宫养几个小侍。”
宋苏晚语气骄蛮,不顾礼数地大咧咧瘫在春凳上,边嚼桃酥边说话,毫不在乎口喷碎末会有损形象。
“本宫又不像狗驸马流恋床笫,不过让美人唱小曲跳胡舞,哄我开心一下,这也能叫本公主背口重欲的大锅,可恨!”
两名公主各坐于左右两侧,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攀扯,中间是洞开的冰裂纹松木窗,清风送爽,攒动的新绿映衬湛蓝苍穹,窗景如画。
蓦然一道暗影遮蔽门前天光,是樊明漱从皇后的凤仪宫请安回来:“小囡,先前的案子有眉目了。”
樊明漱入得殿中,打眼细瞧,才发现另一个公主的存在:“哦?苏晚是看丽娘来了?”
宋苏晚给贤妃请安行礼完,就迫切发问:“母妃说的是什么案子?”
樊明漱四下打量,命人关闭殿门,显然事关重大。而殿内服侍的八名宫女均是她多年培养的心腹,无需屏退。
樊明漱看向宋立娘:“之前担心走漏风声,我严禁声张此事,不过如今调查过半,告诉苏晚也无碍。”
于是宋立娘放下九连环,面如愁云惨淡,无奈道:“不知道是谁,往我吃的糖渍杨梅下砒霜。”
宋苏晚反应了一下,猛地张大嘴巴:“哪只臭鳖孙敢暗算公主!”
真凶宋立娘纵然被骂,也毫不动容,仍作无辜的受害者模样,眼巴巴望向娘亲,求知结果。
樊明漱把后续发展娓娓道来。
圣上派皇城司秘密彻查此案,皇城司侦缉房对春杏阁全面排查,在尚未送还的冰鉴内也检出了砒霜之毒。
这自然是宋立娘为引导调查走向,提前给冰鉴涂抹的砒霜。
此后,侦缉房又彻底盘查尚食监和春杏阁中所有可能接触冰鉴的宫侍,以及可疑的外来入宫之人,通过审讯、侦查,详细了解杨梅从装盒、传送到存放的全部细节。
原来那一盒冰鲜杨梅,本该在午时由其她人运送,可当日司膳太监胡耀神秘外出,以纸条留言,让徒弟小李子专送几位皇子公主的冰食。
过去胡耀便常让小李子揽些轻松活,因夏日炎热,侍从送冰食给主子时偶尔能得赏钱,是以尚食监众人也不觉奇怪。
小李子的本职是传膳,故而午膳过后他方抽身出来送冰食。
樊明漱道:“司膳是掌控有冰库钥匙的,皇城司那边觉得,必定是胡耀贬职以后,对圣上不满,趁着尚食监宫人忙于午膳筹备,无暇他顾,私自进了冰库下毒,想毒死公主作为报复。这胡耀失踪,也是怕罪行暴露,不知用什么法子逃跑出宫了。”
果然是推到了失踪的胡耀头上,宋立娘不意外。
这是皇城司在不知道冰鉴告密诗的前提下,得出的推论。
但是,如果从告密诗知情者的角度去看,就是另一番景象——
胡耀乃当年前往南城、寻回公主的人,他知道公主偷龙换凤的秘密,于是安排徒弟告密,并希图用毒药击败假公主。而胡耀的失踪,极可能是被杀人灭口。
宋立娘都要赞叹,冰鉴告密的幕后做局者,可真是心思缜密,用计阴险。
想必那始作俑者重生后,得知胡耀即将失踪,顺势利用胡耀背锅,毕竟失踪的人无法为自己脱罪。而且,若告密者是接公主回宫的太监,也让告密信息显得十分可信。
幸而,宋立娘上次说服稳婆改口,顺利通过滴血验亲,打消了皇帝疑虑。
在杨梅下毒事发之后,她也同皇帝说明,尚食监的胡耀多次以当年恩情私下要挟,要求八公主送去幼童,宋立娘谎称自己当时太害怕,不敢告诉任何人。
半真半假的供述,加上确有宫人目睹胡耀抱怨八公主忘恩负义,皇帝相信了宋立娘的话,要不是胡耀失踪,早把他千刀万剐。
宋立娘能料想,得知皇城司调查结果后的皇帝,应当也不会怀疑到她的头上,而是认为胡耀威胁八公主不成,狗急跳墙,企图与八公主同归于尽。
宋立娘提出质疑:“不对劲,既然那天没人见过胡耀,如何确定是他下毒?”
宋苏晚受到了启发,也说得头头是道:“是啊是啊,万一有谁故意推罪给胡耀,再暗杀了胡耀呢?”
樊明漱瞧着两个小大人,不由一笑:“巧了,方才啊,皇后娘娘也觉得此事有疑,同本宫说想再行一计,找出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