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娘也想不明白,小李子为何在被抓后供认不讳?如果小李子不是真凶,就如何也解释不了这一点。
很显然,一直不语的燕兰英也在沉思当中,不多时,她道:“先继续调查小李子、胡耀,还有牵涉贡品偷盗的所有尚食监宫人。毒害公主一案需待本宫禀报皇上,最后由皇上定夺。”
宋立娘只得颔首:“是,母后。”
樊明漱走来行了个万福礼:“皇后娘娘,既告一段落,臣妾便先领丽娘回宫了。”
于是,燕兰英留下交代后续事宜,宋立娘和樊明漱则起身返回瑞昭宫。
临行前,宋立娘深深回望,视线一一穿过烧菜打水、左来右往的宫人们,定定停在某处不起眼的地方。
膳工董乐君仍伏在灶头边,精细地调整煨汤火候。然后,似心有灵犀般,董乐君也微微侧头,眼角余光扫来,唇边带起不明显的弧度。
小李子引起的,必然是皇城司对尚食监一连串的清洗动作。胡耀结交的人会一个一个被拔除,说不定也会顺带剔掉几个其她宫里的人脉。
在帝后之威下,尚食监最先崛起的,只能是中立者。
今日皇后夸赞过的宫女,就是很好的人选。
宋立娘安排在尚食监的眼线,又要升职了。
坐上回宫的金箔贴花绸缎轿子,宋立娘劳碌一整日的倦意上涌,太阳穴酸胀隐痛,她反复揉搓,还是止不住疼。
心力交瘁。
本以为能抓获告密诗的始作俑者,到头来,还是一重接一重的迷雾。
只怕这桩案子的结果,不会顺利。
……
数日后。
暗沉的重云压迫天际,西风吹皱山外残阳。子规愁啼,伯劳苦泣,长年无人的冷宫之地尽显萧索无度。
宋立娘从冷宫的狗洞钻入,又从洞口探出手去,把竹编罩子与破烂瓦罐等杂物,一一扯回来,小心地遮挡严实洞口。
接头人早候在洞口附近,宋立娘冲她耳语:“皇城司找不出别的案子线索,万岁认定是小李子所为,不再调查此案了。你那边情况如何?”
董乐君回应:“皇城司抓了左监丞,掌膳和庖长各两人,以及七名采购吏、三名冰库管事,我被擢升为蒸煮司副掌膳,目前掌膳之位暂缺,我与掌膳的地位无异。”
这倒是不错,往后宋立娘在尚食监的势力便可进一步扩大。
只可惜,这回还是没抓到想置她于死地的重生之人。
小李子的死,实在太合时宜,巧得天衣无缝,很难说不是谁有意为之的结果。
“据你观察,在小李子死亡当天,可有哪个人举止异常?或者,有谁过于接近小李子的?”宋立娘问。
董乐君陷入回忆:“小李子死前一个时辰吧,有个富家子弟闹着肚子疼,番役押他去蹲茅厕,去茅厕的路就恰好途径小李子身边……额,我想一想,番役唤他作……”
又冥思苦想一阵,董乐君终于记起,竖出一根手指:“霍家小郎!”
宋立娘掏出那一日皇城司所列的可疑者名单,对照寻人,在名单的第二页就赫然记载——
霍冠,年十五,皇商霍氏幼子,素有纨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