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琰听说这事儿后,亲自去看了看,等看到那衣衫褴褛的青年,以及他身后牛车上满满一车的各类精美烧制瓷器后,她才想起来,这是她当初第一次出国远行,路过赵橡皇城时,在赵橡皇城内的某个不起眼街道上看到的一个烧瓷手艺人。
因对方烧的瓷器美轮美奂特别精致卓绝,夏琰当初就动了收才之心,可惜那时她正在去百国宴的路上,不方便带人,就给了他一笔订金,让他做好后去夏国找她。
夏琰当初给那笔订金时,其实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在这个交通不发达、某些地方还常年混乱死人的远古世界,一个在他国只是半奴隶身份的匠人,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横跨多国,是很不容易了。
但她当初顶多只算是随手种下的这个“因”,现在却真结出了果子。
这个匠人竟真的用她给的那笔订金烧制出了大批精美无比的瓷器,还一路用牛车拉着,千里迢迢给她送了过来。
如此人才夏琰当然要直接收了!何况赵橡现在都已经成了她夏国的一个郡。
于是,给这个匠人脱去奴籍,纳入夏国子民身份后,夏琰以他为首,建立了夏国第一所高质量烧瓷厂。
从普通平民到贵族奢侈品,烧瓷厂需要烧制出大量满足各层次人群需求的瓷器。
尤其是奢侈品,未来极可能会作为夏国一项新的畅销贸易奢侈品,通过敛逸楼、斋云阁、白氏商庄等途径销往国外。
这个远途跋涉而来的青年在脱去奴籍,适应了夏国新生活后,也在几个月前参与了第三次全国大考,并成功考中,获得了官职地位,成为了烧瓷厂名正言顺的技术官厂长。
其他各类技术厂子在这段时间内也频繁而快速的在夏国的领土上修建了起来。
等各类厂子都修筑的差不多后,夏琰观察了半个月,确定各大部门都已经可以顺利进行各类生产,并有能力自行解决掉大部分不太严重的问题后,夏琰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她则带着工部强行挤出的一小部分技术官员,朝着如今已经变成胥华郡的方向而去。
胥华那块盐地也是时候该发挥效用了。
夏琰带着技术小队在胥华郡
内呆了半个月,成功把夏国的第一所“制盐厂”建造了出来,而且制造的直接是精盐。
看着成功产出的雪**盐,被她带来的技术官员们都极度感动,这不仅代表他们以后能有更好的盐吃,更重要的是,夏国以后不会再缺盐了!
技术官员们留在了胥华郡内,修建更多的制盐厂。
夏琰留下一列军队在胥华境内看护官员们的安全,便又回了夏国,继续发展国内各项事宜。
时间就这么又过去了两个月,距离菖蒲昱登基也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夏琰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夏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在这五个月内也一直极速成长着,让本就蒸蒸日上的夏国,每一天都在产生新的变化,变得越加繁荣,越加昌盛。
五个月后的今天,夏国的制盐厂已经足足建设了五大座!
生产的总盐量不仅已经满足了国内的需求,甚至已开始产生剩余,可逐渐变成一种商品卖到国外,为夏国增添又一笔国库进账!
纺织厂、印刷厂和琉璃厂也已经都各自又加筑修建了许多座。
纺织厂生产出的衣服,质料已从以往原本的单一,变成了如今的丰富多样,产出的布匹与成品衣料分为了几个层次,从昂贵奢侈品到普通平民款应有尽有,不仅满足了夏国内的市场需要,也和精盐一样渐渐成为夏国一项朝外输出交易的重要贸易品。
琉璃制品更是直接以奢侈品的地位输出卖到了各个国家,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获得了各国权贵们的喜爱,成为了夏国国库收益的又一项重要来源。
印刷厂的多建,不仅满足了夏国各大郡城的学堂学院和夏京图书馆的需求,“夏识全国连锁书店”也在大量书本古籍被大量印刷后,成功快速在夏国各大郡城内建立开启。
甚至因为印刷术的过分方便好用,书本古卷现在也已渐渐开始成为了夏国卖向国外的重要交易项目之一。
而这些各种各样新颖丰富的商品交易,夏琰每次与境外商业势力谈时,也不用再隐藏避讳太多。
子书景栎给她的那个天工阁商牌,她已经在几个月前与敛逸楼做第一笔交易时就充分的用上了。
玟晏倾是敛逸楼大陆西南部各国分楼的楼主,这几个月却一直都呆在夏国没走。
夏琰之前拒绝了他的交易请求他也丝毫没有不悦之情,只按照夏琰说得静静等着。
等夏国国内各项部门都成功修建起各种各样更多、更大、功效更强的厂子,各部门也顺利生产运行起来后,夏琰才带着各类可对外卖出的产品与子书景栎给她的天工阁牌子,去了敛逸楼谈生意。
玟晏倾对她忽然拿出了天工阁牌子、还是金字牌的事挑了挑眉,但却没有多问,只是看着夏琰的神色深了些。
夏琰后面介绍一些“新型”商品时,玟晏倾也没再像以往一样对这些“新型”商品的来源追问到底。
但他依旧穿不好衣服,胸前领口开得极大,过度饱满的胸肌总会时不时漏出来
与玟晏倾达成各种交易后,夏国的各类商品通过敛逸楼的渠道销售到了更广更宽的天地。
夏国因此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庞大雄厚,国内各项建设发展也形成了正向循环,各方面都越来越好。
敛逸楼对夏琰的邀请越来越频繁,原本身为大陆西南角分楼楼主,应该在这片区域的各个国家里四处巡视的玟晏倾,这几个月也仿佛在夏京城扎根了。
夏琰每次给敛逸楼谈生意都是他亲自接待,然后他每次衣着气质也都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总是都穿不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