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落在一处山坡,凝望脚下这座城池。
这里与朝歌不同,没有那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也无王宫的森严与奢靡,反而透着一股沉稳古朴的气息。城墙上嵌着岁月的痕迹,斑驳却不失庄重。
而城外,田畴交错,麦浪如潮,农人正俯身劳作,远远望去,是一片金黄与生机。
城内偶尔有缟素白帛随风飘扬,是悼文王去世所悬挂的丧帛,城中不似朝歌那般繁华喧嚣,更多的是肃穆与宁静。
而远处的山坡上隐隐有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凭借她良好的视力,更能瞧见黑色的玄鸟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阴影笼罩在半空。
那是商军的旗号,商军的先行队,已经驻扎在此。
慕姚心中微动,她来的真是巧,也不巧。
文王前些日子刚殁世,此刻此时又面临商军压境,西岐恐怕上下人心惶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赶紧寻到吕尚和哪吒他们才是。
月色逐渐笼罩着西岐,伯候府中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如今西岐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伯候府内,昏黄灯烛高悬,影影绰绰地落在案几与屏风之上,透着几分肃穆。
上首坐着的男子十分年轻,身着焦黄色服侍,器宇轩昂,天命所归,此人正是武王姬发。
次首坐着一名白胡子老头,此人正是吕尚,吕尚显得十分疲惫,杨戬也站在一边,面容有些凝重。
且说兄长伯邑考被做成肉饼,父亲文王也心碎去世之后,年纪轻轻的姬发叛逃出朝歌回到了西岐,他便下定决心要守卫好西岐城内的百姓。
商兵压境,原本来襄助的神仙也被朝歌来的将军俘获了一位,姬发有些心焦,但还是维持着伯候的姿态冷静地安抚着民众的情绪。
可此时此刻,外头忽然传来士兵们惊恐的议论声:“敌军入侵!”
守门士兵的惊呼划破夜色,霎时间,府外火把连连亮起,数十名披甲持枪的士兵警惕而立,长戈指天,甲叶撞击声此起彼伏。
殿内众人闻声尽出,抬头望去,只见漆黑夜幕中一抹白衣倩影,正凌空而立。
那女子衣袂飞扬,发丝如墨,灵光在周身缭绕,犹如月下飞仙,眉目间清丽而凌冽,瞧起来纯净可嘴角的笑容又有些邪性。
姬发警惕起来,他头带抹额,昂扬脖子冷声道:“阁下何人?擅闯西岐城乃是重罪!”
慕姚瞥了一眼这位年轻雄姿英发的年轻男子,面容俊秀,天正威武,颇有紫薇之气,她也学了些相面之术,当即判断出这位就是日后周朝的武王了。
她清了清嗓子,也不废话,从天空落了下来:“我来找哪吒。”
士兵们披坚执锐,仍是警惕地盯着她,直到吕尚和杨戬从室内奔出,这对峙之景才终于结束。
吕尚见着慕姚眼神一亮,颤颤巍巍道:“慕师姐!封神榜可是找到了?”
被吕尚这么一唤,慕姚也没有扭捏,当即点了点头,可落在众人眼中便觉得有些炸眼,花甲老头唤一青春少女少女为师姐,当真怪哉。
不过如此一来,众人也总算意识到这位风姿出众的黑发少女并非是敌人,而是前来襄助的又一大悍将。
慕姚被视作宾客奉为上座,当封神榜被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之时,玉卷泛着淡淡润光,众人的呼吸都停滞了,吕尚也终于松了一大口气。
未来的武王眼中更是闪过惊喜光芒。
慕姚的目光如游鱼般穿梭在人群里,寻找那抹熟悉的红影。可伯侯府的灯火明明灭灭,映照着众人或凝重或欣喜的脸庞,却唯独不见那抹带着混天绫猎猎风声的身影。
慕姚皱起眉头,哪吒呢?
若哪吒在此,此刻怕是早已欢叫着扑过来,用混天绫将她整个人缠住,叽叽喳喳追问这些日子的行踪。
她下意识地望向杨戬,杨戬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相貌英俊,此刻双眉微微蹙起,对上她的眼睛,他的反应也不太自然,心虚地别开眼。
这细微的反应引起了慕姚的怀疑:“哪吒呢?”
吕尚的白发在夜风中轻扬,她重重叹了口气:“前日土行孙率先锋军突袭,把哪吒掳走了,估计会送往朝歌……”
“什么?!”慕姚的声音骤然拔高。
杨戬轻轻咳了两声,想掩饰自己的微妙情绪。
“咳……其实我已经派人去昆仑求助了。”他神情有点不自在,“想来昆仑的人,明日便会到。”
事已至此,慕姚也极为困倦只能按捺下来。
第二日清晨,天光微亮,远处忽然有一片流光划破云层。
一头通体雪白、鹿角如玉的仙鹿,从天边踏云而来,身上氤氲着仙气,蹄下祥云滚滚,简直如传说中从画卷里走出来的一般。
杨戬和吕尚见状,俱是精神一振,杨戬脸上露出惊喜神色:“竟是南极仙翁座下白鹿童子!没想到他亲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