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今日正想提,可一见了皇上就总情不自禁支开了心思,且皇上最近还被秦家的事情烦扰着,本宫也不好再添乱了。你看易廷大人又急急忙忙地进宫觐见,多半也是为此事而来。”
弦凝想起来,说:“主子,秦家这事儿,奴婢打听了,连皇后娘娘都说不动骁嫔出面去劝。”
这结果也在姚既云的意料之中,“皇后娘娘心软仁慈,说不了什么狠话。秦家那几个又都是拿着刀枪打打杀杀长大的,性子倔得很,哪是三言两语就能劝得动。”
弦凝计上心头:“按主子这么说来,奴婢倒是有个主意,您若能试着劝服了骁嫔娘娘,只要她愿意出面去和将军府谈谈,哪怕最终那小将军还是不愿意娶,皇上和皇后也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到那时候,您再提一提二殿下的事情,胜算可就大了。”
姚既云犹如忽见曙光,“对,此言有理,本宫若能帮着皇上分担担忧,皇上定会明白本宫的真心。”
只要他明白,那就够了。
月色泻在院落的花树间,投了些纷乱的影子在烛光摇曳的窗户之上,影影绰绰。
穆晏清正随意翻着书籍,这是她吩咐采莲去找来的民间话本,上面的故事都是当下热点,不外乎是几大王公贵族的是与非。外加采莲那颗八卦的心也被穆晏清带偏了,闲来无事就溜出去打听,回来绘声绘色地汇报给穆晏清。
有些先前弄不清楚的剧情,穆晏清开始梳理出一些脉络。
比如,易家和秦家虽都是武将之家,可蔚朝如今的顶梁柱,毫无疑问是秦佩英的娘家,功绩卓越,骁勇善战。顾家没有出事之前,易廷只是顾大将军手下的一名副将,奈何那时在如日中天的秦顾两家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将才,故而易廷长年岌岌无名。
就是这样一个一直没有被注意的小副将,却在顾家被揭发通敌卖国而引发动荡和混乱时,大显身手,多次率兵冲锋陷阵,无惧强敌,最终与赶来支援的秦家军合力抗敌,让困扰蔚朝多年的北牧真正归降。
民间话本里,易廷就是个“大器晚成”的栋梁之材,更有甚者,连他昔日在军中如何默默无闻、负重隐忍都编得有声有色。奇怪的是,易家和顾家不对头,就是从那一次大胜而归开始。
穆晏清只记得,归途中他们遇过一次残余敌军的偷袭,秦佩英的父亲重伤而归,易廷却毫发无伤。个中细节如今无处深究,穆晏清却隐约觉得,要替骁嫔和自己除去这个共同的对家,也许这里是一处关键。
外院隐约传来岳兰的声音,似乎是领着一群人走进来,只听厉声说:“都跟紧些,拿稳了,全都是将军府给主子精挑细选的东西,伤了一丝一毫,仔细我扒你们的皮。”
穆晏清放下话本,看来人已经带到了。
“你,随我过来,这些是主子赠与穆答应的心意,送到这边。”岳兰的声音越来越近。
门一开,随着岳兰走进来的正是那位“已塌房京城男顶流”——顾甯川。
见没有旁人,岳兰才收起厉色,只恭敬地向穆晏清说:“小主要找的人带到了,外边不会有不懂事的人过来,小主可以放心,但也请小主长话短说。”
穆晏清点头,“嗯,替我谢谢你们主子。”
岳兰离开的时候,似乎完全没有正眼看过站在后面低头不语的顾甯川,仿佛是两个毫不相识的人。
第20章夜里再见小川(二)
穆晏清心道,宫里的人连配角的演技都
是一等一的自然,其实也可以理解,秦家对顾家,如今也是理还乱的,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从鲜衣怒马少年郎跌落至小太监的人。她一步步走近,顾甯川这才稍稍抬起头问安,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似乎还带着一丝惨白。
大约是知道了这位小川公公的过往,穆晏清从那苍白的眉宇间,隐约可见昔日的神采飞扬。她这才切身体会,从前听剧组的“王爷”念过的那一句“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说的就是顾甯川这种顶流,到哪都能引来一堆私生和饭拍。
顾甯川颔首,轻声道:“给穆答应请安。”
穆晏清定睛瞧着这张卑微谦逊的脸庞,一时不知该称呼什么好。
穆晏清突然在思忖着,该继续称小川公公?可这么一个大帅哥,叫公公多少有点伤人。那叫……顾公子?也不对,都净身五年的人了,何苦挖人家伤疤呢。
仍在俯身低头的顾甯川问:“不知道小主找奴才前来,有什么吩咐?”
穆晏清来了兴致,“你这么聪明,猜猜看?”
顾甯川的声线有些清冷,甚至有些气若游丝,“小主是对易妃娘娘设计害您的事情,已有决断?”
穆晏清一怔,果然是和骁嫔玩在一起的,说话不带绕弯,“那我也不绕了,你说的事情,我也求证过,救命之恩,我定会报答。只不过,如今追究此事还不是最要紧,况且你也很清楚,以易妃如今的家世,靠你我二人,轻易不能动。”
顾甯川深色未变,“那在小主的计划里,可有奴才能略尽绵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