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足以开一家小店,但是这个世界对流动摊贩的限制性并不高,可以先摆摊作为起步。
打定主意后,言初莘找到了附近的美食街。
刚来到美食街路口,热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灯火通明的景象,让言初莘恍惚间仿佛来到了元宵灯会上。
霸道的肉香扑面而来,言初莘走近一看,横陈的铁架下炭火明灭,摊主一手拿串,快速地翻动着,另一手则快速拿起调料罐,撒上孜然粉、辣椒面,在火的激发下,羊肉的逐渐变成了褐色,肉香和香辛料的香气混杂在一起,被油脂的香气稳稳地托举着,充满了市井豪迈的烟火气。
闻着这气味,言初莘买了一串,以解饥肠辘辘。
言初莘还嚼着羊肉,另一股浓烈的香气传来,闻着颇有几分川蜀的风味。
言初莘循着香味,便看到了一个悬挂着“麻辣烫”三字的小摊。
锅中红汤翻滚,牛油与椒姜共熬的辛香逸散而出,一旁摆着各色食物——菜蔬、肉丸、豆腐……任凭挑选。
仅仅言初莘停留的这一小会儿,就有不少人在排队夹菜了。
一转角,言初莘又看到了一个糖水铺。
这冒着冷气的柜子,言初莘在原身的记忆中翻找了一圈,才了解到这物件的名字是“冰柜”。柜中陈列着各色的冻膏、奶羹。招牌最前面的一个写的是“杨枝甘露”。
言初莘要了一份,尝了一口,便了然,原来是以椰浆为底,杂以西柚粒、芒果肉,再缀以透明圆子。胜在酸甜清爽,开胃解暑,也难怪能上招牌。
在美食街上转了一圈,言初莘心里也有了底。
虽然在小摊上,言初莘也看到了一些没见过的食材,但整体上,烹饪手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刚才走过美食街,言初莘专门留意了一下每个小摊面前排队的人,重油重盐重调味的美食摊前,往往是排队人最多的。
有了主意,言初莘跑了几趟相关部门,将相关的证件都准备齐全,又进了一辆二手的流动摆摊车,便着手准备开摊了。
3天后,在临城大学的北门口,出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流动小摊。
***
五月初,风中还裹着暮春的湿润,阳光却已经预告着初夏的燥热。
黄昏拖着绯色的霞光,言初莘便披着霞光,来到了北门口。
北门虽然没有美食街竞争那么激烈,但也有零星几个小吃摊,一旁的烤冷面和糖葫芦,都已经在北门经营了一段时间,拥有自己稳定的客户群。而言初莘不过是初来乍到。
以至于,虽然有不少下了课的大学生来到北门附近觅食,但却还没有一个人来到言初莘的摊前。
言初莘并没有着急,而是掀开了一旁煮着卤味的锅,刹那间,伴随着升腾的热气,香浓的卤香彻底飘散开,顺着风飘到了每个人的鼻尖。
一时间,在其他摊前的大学生们、北门口的保安、骑着小电驴路过的外卖小哥,都闻到了这股味道,下意识顺着香气传来的方向看过去。
许茗茗是临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她最近吃腻了食堂,约着室友毕婕来北门口吃烤冷面。
就在等室友来的时候,许茗茗忽然闻到了这股飘散的卤香。
这股卤味和她之前外卖点的连锁卤味,味道格外不同,不只是花椒的麻和干辣椒的辣,仿佛带着微微木质的回甘,在鼻腔里回荡出一种层次分明的气息。
只是闻着这股味道,就让许茗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茗茗!”室友毕婕正好在这时候到了,“你怎么还在门口,不是说吃烤冷面……我天!什么味道这么香!”
毕婕说出了周围所有人的心声。
许茗茗的目光落在言初莘的摊上,眼神里充满了纠结。一边是浓郁的卤味香气,另一边是已经和室友约好,心心念念的烤冷面。她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