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此事?他劝降了赵师雄?!”
董太师愕然,耄耋之年的三代老臣面庞涌起血色,起身拄着手杖,在屋内踱步,不住呢喃: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竟是被匡扶社诓骗,我就想先帝厚待赵师雄,此人为何养不熟……”
“备车,老夫要进宫。”
……
金秋雅集上的消息,在口口相传中,在这一日,如一道旋风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茶馆酒肆中,都是谈及西线大捷,赵都安用计策拿下赵师雄的话题。
尤其因过程扑朔迷离,引得无数百姓争相阴谋论,揣测真相如何。
“是真是假?那么大的将军,都不打就归降了?”酒楼中,有人不信。
“那是前线军情送回来的,大张旗鼓,能有假?这等事,若伪造岂不是丢了整个朝廷的脸?”
一名老秀才言辞笃定,摸出一角钱,拍到桌上:
“小二,今日高兴,再来二两肉。”
桌边有两个国子监读书人撇嘴道:
“准是撞了大运,我就不信,就怕那赵师雄是假意归降,之后就惨喽……”
“就是,听闻军情还是那个小白脸缉司带回来的,此人身份成疑,不敢露真容,必有蹊跷。”
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
“砰!”楼内一名魁梧的江湖大汉蒲扇大手一拍,怒而起身骂道:
“赵都督做下何等大功,你等却在此嚼舌根子,我看倒像个反贼内应,与我去见官!”
说着,耿直大汉拎着砂玻大的拳头就打。
两名读书人面色大变。
酒楼上登时填满快活的空气。
……
皇宫。
赵都安从乐游原返回,在宫中转了一圈,与海公公扯了会闲篇,估摸时间差不多,才赶赴御书房。
凭借“供奉”腰牌,他在御书房等待了片刻。
只听外头传来女官的声音:“陛下。”
少顷,一道靓丽的身姿出现在门口,赵都安抬起头,正看到午时阳光从古色古香的门口照进来,秋日金灿灿的日光引燃了地面。
光中,白衣青丝的身影遮住了光,莲足在裙摆下迈进了书房,踩在针织地毯上。
“咣当!”
房门合拢。
赵都安起身,右手在脸上一抹,摘下白色面具,真正的脸上露出笑容:“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