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药开山炸石,一些险峻的地方马上就能推平,所以川蜀之道虽然艰难,但若是一定要修路,也是有快速方法的。”
火药这种东西,虽然关东等地的诸侯都听过传言,也想过要研究,但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为了进一步研究,杨秋直接将火药研究放到了大山里面隐藏,让其不容易被人探寻。
所以过去这几年,褚燕几乎一直在负责这件事情,太行山里面有好些秘密的武器工坊。
可以说,火药在战场上其实进步效果并不大,至少现在是制造不出明清时候的那种大炮,但制作的普通火药开山炸石,那确实挺简单。
“产量可以提高到修路了?”
这是荀攸的第一想法。
“在战场上用的那种铁球炸弹要求很严格,所以产量不高,但若是用在修路上,制作的方法要简单一点。
不过不着急,先把益州打下来再说,益州这块地方,铁矿,煤矿,金矿都有,但要其繁荣兴盛起来,只有把外界的道路打通了才行。”
在杨秋这边已经行军的时候,长安这边还不知道益州的剧变。
司马懿和诸葛亮会见之后,两个人都选择了做题的方式进入凌霄楼,因为比起吟诗作赋,其实做数学题是最快的方法。
虽然这些数学题对有些人很难,但对于这二人而言,实在是颇有些简单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两个人也确定,昭王确实很重视算术这一门学科。
据说田孟举下面聚集了很多在算术上有能力的人,天赋卓绝的人甚至有可能拜田孟举为师。
二人进入凌霄楼之后,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最中央矗立的水运仪象台,这是除了眼前凌霄楼之外最壮丽的建筑。
十米多高的建筑,能够定时定点的出来报时,这是每一个来到凌霄楼的人都会瞩目的建筑。
“孔明,这个水运仪象台除了自动报时,还能观测天象,你也看出来了,这么巨大的建筑,完全是由水力来驱动,很神奇对不对?
昭王曾对下属言说,若精研算数之人日益增多,日后还能造出比此建筑更为神奇之物。
听闻昭王还令人研究一种小型计时工具,成功了可随时带在身上,真不知研究出来会是何等模样。”
司马懿知道的内部消息自然要比诸葛亮多一些。
毕竟杨修已经踏入官场了,再加上杨家姻亲之人众多,所以在关中这边迅速站稳了脚跟,完全知道昭王的动向,朝廷重视的方向。
诸葛亮只觉得眼前这座建筑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美。
“这是昭国何人所研究?”
“此人名叫马钧,字德衡,平北将军马忠誉的族人,据说此人在马邑县时就经常在工学院里面考试第一名,非常受到昭王的赏识,长安城的修建规划,此人也参与了。
目前马德衡除了担任建造司大匠之位,还在长安太学里面,开设了一门学科叫做工科,当时引起争议很大,不过昭王并没有理会。
不过昭国之人也都知道,昭王一直致力于提升工匠地位,所以反对也没用,昭国的工匠都是算官职品级的。”
听完司马懿的解释,诸葛亮对着旁边人道了一声谢,没想到这个新交的友人竟然知道昭国这么多消息。
两个人边走边聊,彼此交换了许多长安的信息。
等到进入凌霄楼里面之后,看到一楼那么多的士子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两个人的目光有点热切。
但此时他们也不知道该融入哪里,因为大家并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成了若干的小团队。
相熟的人各自聚在不同的地方聊天,昭国这边研究出来的桌椅,直接将一楼分隔成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块区。
有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有人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也有人在那里吟诗作赋,还有人在那里泡茶闲聊……
当然,也有人独自居于一处安静看书写字,这种地方也没人会上前打扰,大家各做各的事情。
“孔明,我们不妨去二楼和三楼,据说上面有许多书,还都是用纸张印刷而成,应该会很震撼。”
两人都是外来之人,目前都还没有结交当地之人帮其融入圈子,所以二人并不打算去贸然结交朋友。
刚好二楼三楼藏书众多,不管是诸葛瑾还是杨修都对二人说过,一定要去上面看一看。
所以司马懿这个提议说出来,诸葛亮就笑了起来。
“善。”
等到二人做好身份信息登记之后,他们终于走向了二楼。
大概和所有外来人一样,每一个来到二楼参观凌霄楼藏书的人,都会被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