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摇头笑道:
“启禀陛下,此策乃兵家机密,未到动兵之时,不便明言。臣请陛下和诸公拭目以待,三月之内,定见分晓。”
“三月?”
蒋显等反对派顿时瞪大双眼,有人质疑道:
“三个月就能看到成效?丞相莫非口出大言?”
杨仪眼中厉色一闪:“军国之事,岂容儿戏!臣既承诺,便必有把握。不劳诸位担心。”
众人见他态度坚决,再想反驳,却又无言可驳。
毕竟吴国背盟在先,再无道义顾忌。
更何况杨仪功盖当世,如今又言之凿凿,使人不由自主心生期待。
刘禅缓缓颔首:
“既然众卿无人再异议,此策便如此定下。东吴无信在先,我蜀汉自当兴师问罪!”
他语气一转。
“但东征非同小可,一应调度筹谋,还望杨丞相悉心准备,勿存轻敌之心。”
杨仪恭声道:
“臣定当夙夜匪懈,决不负陛下与诸公所托!”
刘禅满意地一挥手:
“好,今日朝议便到此,诸卿各司其职,待有进一步调令,再行通传。”
百官山呼诺诺,陆续告退。
杨仪随着众人步出朝堂,耳畔依稀可闻几名反对的老臣仍在窃窃私语:
“三月见效?凭空夸口罢了!”
“到时看他拿什么交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