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俞梅眼珠子四下看看,没人。阿奶不让她们听这些事。
「阿奶去地里看黄豆,说准备种点冬麦。阿娘他们也去了。三婶带着小兰花在中院午睡。」俞荷一边说,一边拿起木钉耙搅稻谷。
放下耙子,看姐姐还想这事,俞荷笑着说:「明天初九,这会儿阿爹估计都进考场了!」
「啊?那阿爹快回来了吧,你们去年不到十天就回来了,坐船更快。」俞梅兴奋的跳起来,阿爹回来,她们又可以去码头摆摊了。
——
今天开考,赵芳元没有去送考,提着菜篮子在菜市里转悠,下午的菜蔫了吧唧,但味道不变,青菜拿两把晚上下面。
再买点羊肉回去下羊肉汤面,也算是入乡随俗,这一个月来大家都要照顾着有地考试,吃的清淡,肉也只吃猪肉,给孩子们换个顿。
这段时间龙龙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家伙坐得住,读书写字有模有样,真好啊!
「堂弟,在这里碰到你了!」赵芳龄拦住赵芳元的去路,热情请他去旁边的酒楼喝茶。
赵芳元看时间尚早,就随他去。
「你不后悔吗?」刚刚落坐,赵芳龄就问。
「落子无悔。」
「就像你当初资助我路费一样!」赵芳
龄给他斟茶,淡问道。
「过去的都过去了。」当初他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个堂兄,今日在省城的国立学府会有一席之地,是书院正式的训导之一。
当时,不过举手之劳,也没想着人到现在都记着情分,这次有地贤侄路上开玩笑说要去书院临时抱佛脚。
没想到他一去拜访,说了有地的情况,这个人就给了他近几年考过的乡试题型。
这让有地贤侄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省了他一番口舌,德海的信,家里的土产都没用上,不对,反正东西他也收了。
「当真就无所图吗?」赵芳龄不明白,他年轻时最看不惯这个堂弟,不好好读书,整天乐呵呵呼朋唤友乱玩,二十来岁定下心学厨,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有。我有所图的。无欲无求日子过着有什意思!」赵芳元半真半假的说,上位久了,不允许别人不贪,有些真话反而听着不是很顺耳。
「不说别的了,就我那外孙,你也见过,聪明伶俐,见了人,说话有声,举止有度,我就觉得能拉把一把是一把。」
赵芳龄放下茶杯,斟酌了一会儿,说:「明年,我回家祭祖,到时候可以看看。」
「不敢不敢。」赵芳元连连摆手,道:「堂兄,我的人情你已经还清。
咱本就是同族,是血脉亲人,你不必如此,也不必在意。他的学业说到底也是人俞家的事,他能读到哪里,是他自己的能耐。」
赵芳元坚决不同意。
「他一个毛头小子,你这样的大先生,也不怕把他吓着。」
赵芳元再次道谢,站起来,「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回去给他们准备晚饭。堂兄也早点回去。别让嫂子和孩子们担心。」
第一次见面的堂嫂,倒是温婉贤惠什么话都写在脸上,看到德花带的东西和书信,感激涕零,准备了一桌好菜招待他爷孙俩。
这个老东西很能撑得住。
也不用管他今天说的话是真是假。人啊,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先立得住,其他都算是锦上添花。
贵人提携,也要自己先有本事。
不着急。
赵芳元回到租住的后院,看成文五个有说有笑开心的很,严肃的脸上也带着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