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去神都一次的费用还是其次,主要是他好赖算个官,没法请那么长时间的假。
nbsp;nbsp;nbsp;nbsp;只不过周彦红又不用请假,真想去神都探亲,无论是跟着葛家商队,还是跟着窦荣的水军巡逻战舰走,安全无虞。
nbsp;nbsp;nbsp;nbsp;就是周彦红不认路。
nbsp;nbsp;nbsp;nbsp;他担心他娘子出门就丢。
nbsp;nbsp;nbsp;nbsp;窦荣一下就听出了内涵:“表姐也不认路?”
nbsp;nbsp;nbsp;nbsp;周彦红拿着笔催促:“你说你的,别听你表姐夫瞎说。我就是平时出门少,多去几次就认识了。”
nbsp;nbsp;nbsp;nbsp;陆凤羽捕捉到关键词:“也?”下意识把视线投向赵淩。
nbsp;nbsp;nbsp;nbsp;赵淩一脸严肃:“看我干嘛?我还会看星星辨别方位呢,跟司天监的李监丞学的,厉害着呢。”
nbsp;nbsp;nbsp;nbsp;窦荣都不想说他,反正臭水灵就不能一个人出门,就适合前呼后拥。
nbsp;nbsp;nbsp;nbsp;田学仁一时嘴快:“我娘也不认路。”
nbsp;nbsp;nbsp;nbsp;赵金娘抬手就给了儿子胳膊一巴掌:“有你这么说自己娘的吗?我这是随了你外公!”
nbsp;nbsp;nbsp;nbsp;好了,老赵家的迷路根子找到了。
nbsp;nbsp;nbsp;nbsp;赵淩一听,就开始念叨自家爷爷。
nbsp;nbsp;nbsp;nbsp;客船晃晃悠悠到了海港,一群人先到赵淩和窦荣住的市舶司认了个门。
nbsp;nbsp;nbsp;nbsp;赵淩让常禾带着他们去逛。
nbsp;nbsp;nbsp;nbsp;现在他也是一个衙门的大领导了,下属还没正式上班,他就先把衙门里的事情开始安排起来,询问了一下值班的几名下属,没什么特殊事情,就去三星岛上市舶司办事处转了一圈,回来天都快黑了。
nbsp;nbsp;nbsp;nbsp;窦荣忙着安排这次从赵家村带来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儿行千里母担忧什么的,窦荣原先在窦家并不能够感受到。
nbsp;nbsp;nbsp;nbsp;可能是因为窦家人数代戎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对于别离的感触并没有一般人深厚。
nbsp;nbsp;nbsp;nbsp;赵家就不一样了。
nbsp;nbsp;nbsp;nbsp;逢年过节,赵王氏都会给家里人寄送家书伴随大量的礼物。
nbsp;nbsp;nbsp;nbsp;这些礼物不能说都是精心准备的,但都是认真考量过的。
nbsp;nbsp;nbsp;nbsp;哪怕在神都的师长亲友,赵家也会准备贴心的礼物。
nbsp;nbsp;nbsp;nbsp;这次从赵家村离开,明明他们什么都不缺,赵家也准备了大量的礼物,恨不得连米袋子都给他们扛到船上。
nbsp;nbsp;nbsp;nbsp;最后米虽然没拿,但是拿了大量的年糕。
nbsp;nbsp;nbsp;nbsp;他想着能够当压舱石用的好多年糕,都怀疑今年能不能吃完。
nbsp;nbsp;nbsp;nbsp;他把带回来的一堆东西都安排完,看到赵淩从外面进来:“你没在休息吗?”
nbsp;nbsp;nbsp;nbsp;赵淩被问得愣了一下:“没啊。我都去了一趟岛上回来了。”
nbsp;nbsp;nbsp;nbsp;“啊?”窦荣惊讶地把赵淩抱起来,“你才回来就去岛上跑了个来回?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
nbsp;nbsp;nbsp;nbsp;“我跟你说了啊。”没外人在,赵淩倒是不介意自己被抱起来,就是觉得这样他像个小孩儿似的,想想跳下来搂着窦荣。
nbsp;nbsp;nbsp;nbsp;嗯,这样就很成年人。
nbsp;nbsp;nbsp;nbsp;窦荣想了想,想起来赵淩似乎跟他说了一句出去一趟,伸手把赵淩伸到自己衣服里的爪子抓出来,咬牙:“你不饿?”
nbsp;nbsp;nbsp;nbsp;“饿。”赵淩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哪方面更饿。
nbsp;nbsp;nbsp;nbsp;赵家老宅里,他们可没有单独的院子,现在的隔音忒差,两人不敢闹出什么动静。
nbsp;nbsp;nbsp;nbsp;现在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周彦红一家回了罗湖县,跟来海港的赵家和田家人被安排在了市舶司招待所。
nbsp;nbsp;nbsp;nbsp;没有任何人打扰。
nbsp;nbsp;nbsp;nbsp;等新年一开年,正式开始工作后,赵淩就开始沿着大运河沿途设置市舶司的办事处。
nbsp;nbsp;nbsp;nbsp;这些是内贸,不是外贸。
nbsp;nbsp;nbsp;nbsp;市舶司取代原本漕帮的生态位,对漕工、码头配套的人员提供正规的人员培训和福利保障,肃清航道秩序,给按照法律规定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船上的疍户,提供一个可以有限范围上岸的地点。
nbsp;nbsp;nbsp;nbsp;疍户们可以在市舶司码头停靠、维修船只,做一些小本买卖,购买米粮杂货,求医问药,甚至上学堂认字和了解最新的和他们相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