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沈妆听得倒抽气:“这么贵!”
nbsp;nbsp;nbsp;nbsp;她一个月的月例是六贯,爹娘长辈们私底下再给点贴补,一个月平均下来也就差不多十贯。
nbsp;nbsp;nbsp;nbsp;她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家里出的,连首饰、胭脂水粉这些外婆也会每年都给准备,基本没什么开销,一年能够存下一百贯,还不算长辈们另外给的什么金银裸子之类。
nbsp;nbsp;nbsp;nbsp;她感觉自己还挺能存钱的,甚至已经有了置产的打算。
nbsp;nbsp;nbsp;nbsp;现在一听到船票的价格,顿时感觉自己还挺穷的。
nbsp;nbsp;nbsp;nbsp;他们家这一趟出行,爹娘、她、小弟四口人,另外加上四个仆役,已经算是轻车简从,住三个套间,单程就是三百贯。
nbsp;nbsp;nbsp;nbsp;“那么贵的船票有人买吗?”她想到登船时候码头上的人头攒动,顿时改口,“有那么多人买吗?”
nbsp;nbsp;nbsp;nbsp;“有。比起普通的陆路和水路交通,蒸汽船的速度更快。以前我们从神都回老家,船得开一个月,每天吃喝都要钱,隔两天还得去岸上客栈住宿,算下来也不比蒸汽船便宜。”赵淩故作神秘地说道,“运行成本其实没那么高。有能力自己买一艘还是很赚钱的。”
nbsp;nbsp;nbsp;nbsp;葛家商队不用说,如今已经买了三艘蒸汽船,开始做起了海运生意。
nbsp;nbsp;nbsp;nbsp;只买三艘,那是因为只能买到三艘。
nbsp;nbsp;nbsp;nbsp;船厂的造船速度没那么快,能买到三艘还是靠着赵淩的关系。
nbsp;nbsp;nbsp;nbsp;赵婉瑜也有一艘。
nbsp;nbsp;nbsp;nbsp;只是无论葛家的还是赵婉瑜的,都是货船。
nbsp;nbsp;nbsp;nbsp;对于他们这样做生意的人来说,更快的速度就是更快的资金流转,更低的损耗,也就能够更高效的赚钱。
nbsp;nbsp;nbsp;nbsp;赵婉瑜倒是也想多买几艘蒸汽船,只是黄家积累的时间太短,没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nbsp;nbsp;nbsp;nbsp;现在蒸汽船不愁卖,也就不存在分期付款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沈妆半懂不懂:“所以,是不够有钱才不出门?”
nbsp;nbsp;nbsp;nbsp;商人出门是赚钱做生意,普通人出门就是纯消费。
nbsp;nbsp;nbsp;nbsp;一家子出门哪怕住最便宜的四人间,一个来回几百贯就没了。
nbsp;nbsp;nbsp;nbsp;那么多钱,都够在神都买个小院子了。
nbsp;nbsp;nbsp;nbsp;赵婉瑜和赵淩都没纠正她的想法,钱确实是重要的因素。
nbsp;nbsp;nbsp;nbsp;只是相对于钱,女子出行更大的问题在于路引更难开,安全也更需要保障。
nbsp;nbsp;nbsp;nbsp;沈妆被外祖父领着跟田家的亲戚们一一见礼完后,没坐马车,就这么沿着两边村子拓宽的水泥路走到赵家村,才算是想明白:“我要把价格打下来。”
nbsp;nbsp;nbsp;nbsp;赵淩刚想说把修改好的老蒸汽船放在老家,方便出行,就听到沈妆的话,笑:“好啊。四舅看好你。”
nbsp;nbsp;nbsp;nbsp;坐船坐了好几天,像他们这么走路的人还不少。
nbsp;nbsp;nbsp;nbsp;他们卸船的时间不短,早就有人跑去赵家村报信。
nbsp;nbsp;nbsp;nbsp;赵家村已经有人迎出来了一段路,要不是中午赶着回去吃饭,两个村子的人都得站在山道上聊上几个时辰。
nbsp;nbsp;nbsp;nbsp;赵家老宅去年重新翻修扩建,窗户全都换成了琉璃窗,整个大宅宽敞明亮。
nbsp;nbsp;nbsp;nbsp;年近八十的赵爷爷健步如飞,等着儿孙们简单用过时间偏晚的午膳,就拉着他们往祠堂去。
nbsp;nbsp;nbsp;nbsp;“祠堂现在可气派了。”
nbsp;nbsp;nbsp;nbsp;赵家族人们听到说起祠堂,下意识抬头挺胸,一副骄傲的模样。
nbsp;nbsp;nbsp;nbsp;祠堂进行了扩建,扩建了起码一倍,还加盖成了两层楼。
nbsp;nbsp;nbsp;nbsp;原本的祠堂面积就挺大的,现在更大了。
nbsp;nbsp;nbsp;nbsp;最重要的供奉祖先排位的地方基本没怎么动,只是做了修葺,把一部分老祖宗的排位请到了加盖的二楼。
nbsp;nbsp;nbsp;nbsp;原本只有两间屋子的族学,变成了三间两层小楼。
nbsp;nbsp;nbsp;nbsp;增加了戏台。
nbsp;nbsp;nbsp;nbsp;曾经用来存放各种族中物资的仓库也扩大了许多,如今冬日里还有两间屋子点了炉子。
nbsp;nbsp;nbsp;nbsp;村里人白天过来做个手工,聊聊天什么的。
nbsp;nbsp;nbsp;nbsp;祠堂外面有一大片水泥广场是这次扩建最有用的地方,平时孩子们当做演武场,农忙的时候用来翻晒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