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不想了,最好别想起来!
年初一多用来接待前来拜访的邻居和朋友,初二才开始走亲访友。林祯带着四个儿子去了刘婶家,以往都会带上娄晓娥,当作回娘一般。今年娄晓娥因特殊情况无法同行,林祯便独自带孩子们前去拜访。
刘叔刘婶十分欢喜,这对老夫妻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兴军在部队服役,小儿子刘兴民则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他们膝下无女,加之与娄晓娥的父母熟识,早已将娄晓娥视作自家女儿般疼爱,甚至一度提出认她为干女儿的想法。但考虑到娄晓娥的身世可能给刘家带来不便,林祯与娄晓娥始终未曾答应。
尽管未正式确立干亲关系,这些年刘婶对娄晓娥的关怀却丝毫不逊于亲生母亲。这次得知娄晓娥未能同往,刘婶关切地询问:“晓娥近况如何?”
“恢复得很不错,估计不到一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刘婶摇头道:“即便恢复得很好,也得过段时间再让她参与家务,特别是不能碰冷水。”
林祯点头表示理解:“明白,这段时间我们肯定不会让她沾手这些事的。”
刘兴军打趣道:“几年不见,你又添了对双胞胎,真是让人佩服!”
“兴军哥,你也一样,几年不在家,如今已是排长了。”
“哈哈,要不要考虑让孩子们将来也参军?”
“当然愿意,不过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愿,他们若想从军、从事科研或是进入轧钢厂工作,我都会全力支持,只求他们能不负自身名字。”
“有志气,要是十年后我还留在部队,一定亲自去劝说其中一个加入。”
“好,我等你消息,哈哈!”
寒暄一阵后,林祯起身告辞回家,没在刘婶家吃饭,毕竟娄晓娥一个人在家需要照应。刚到家不久,便看到傻柱独自骑车归来。
脸上带着怒容,后座却空无一人,刘玉华并未同车。
林祯皱眉问:“傻柱,刘玉华呢?”
“回娘家了,年前不打算回来。”
“怎么回事?吵架啦?”
“还能有啥?新女婿头一回过年去拜年,连饭都没让吃,直接被轰回来了,能不吵吗?”
“不太对劲啊。刘成就算护着女儿,也是明事理的人,今早出门时,刘玉华还好好的,怎么会变成这样?”
傻柱摇头叹气,“说来惭愧。”
林祯第一次见到傻柱露出这样的神情,忍不住调侃:“你也有丢脸的时候?跟老丈人家里发生什么趣事了?告诉我笑笑。”
傻柱瞪眼:“林祯,你有没有点同情心?拿我的难堪换你的开心?”
林祯笑:“说出来你就轻松了,我听了也高兴,再把这份快乐分享给你,你不就开心了吗?我这可是帮你解脱呢。”
“嘿,你还真能给自己找理由。”
傻柱四下张望,确认叁大爷一家不在场,刘建国一家也未现身,这才将上午的事情低声讲述。
林祯听完,直摇头。
傻柱和刘玉华的矛盾依然存在。
刘玉华不满傻柱偏袒何雨水和秦淮茹,总觉得他不该如此。
而傻柱始终觉得刘玉华太过斤斤计较,不通人情。
他一个月挣三十七块五,刘玉华三十三块,两人收入加起来不少,但刘玉华全攥在自己手里。
帮个带三个孩子的寡妇,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气刘玉华过于算计,简直像极了阎埠贵的女儿。
因此,初二回娘家,他们之间不过是表面和平罢了。
年前,刘成与易中海小酌时,听闻傻柱对家庭漠视,对玉华情感淡薄,只顾及所谓助人美名,不惜损害家人利益。刘成素来疼爱女儿,怎能容忍此般委屈?
忍耐数日,直至初二,他决定询问女儿,随后训诫傻柱。然而,未待开席,刘成便提及腊月二十八的旧事。
傻柱嘴硬如故,坚称无错,反责玉华过于小气。三人皆倔强,话锋渐僵,争论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