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愿快步跑到谢母跟前,抱着她亲热地说:“奶奶,我可想你了。”
谢母被她这一冲差点站不稳,若不是常年做农活身体还算结实,说不定真的会被这个小丫头弄个跟头。
谢母笑着捏了捏锦愿的脸说:“你这个急脾气,也不小心点,快来吃点炒栗子吧。这是你堂哥堂姐刚从山上摘下来的,新鲜得很。”
可能是听到了声音,住在二房那边的谢家逸和谢家琦也跟着跑了出来,看到锦愿来了,几个孩子立刻热闹起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这边谢母接过孙秀手上提的东西,他们婆媳俩边聊边往堂屋走。
被冷落在一旁的杨婆子原本是想通过拉近关系让自己的孙子有机会娶到锦愿。
毕竟之前她就打听清楚了,谢安家不再打算再生小孩,而锦愿恰好是个姑娘。
出嫁的女儿等于白送出去的钱,更何况孙秀和谢安每个月赚得这么多钱,以后不留给唯一女儿那还能给谁呢?
要是能把锦愿嫁给自家地孙子,那这所有的好东西不都是自己家的了吗?
越想越高兴的杨婆子看着孙秀手中的包裹,心想这些都是从城里买来的吧,心里不由得一阵羡慕。
另一边,谢母现在可得意了,自己的儿子儿媳有出息,孙子孙女也很争气。
杨婆子暗自盘算着怎么能够跟孙秀搞好关系,以便将来的某个时候可以顺利把锦愿许配给她孙子。
而在堂屋里,锦愿正跟谢家逸比身高,旁边一群小一点的孩子跟着哥哥姐姐乱蹦跶。
谢家逸这两年长得特别快,好不容易才见锦愿回来了,非要拉着她一起比高低。
“锦愿,咱俩来比比身高呗。”
小姑娘可机灵着呢,知道身高上肯定比不过谢家逸,便嘟囔着嘴回应:“谢家逸,你一个男孩子跟我比身高,你好意思吗?”
孩子们闹得不可开交,孙秀和谢母相视一笑。
因为其他家人还都在忙活,因此现在家里只有谢母夫妇和孙秀三个大人。
孙秀接着放下手中的袋子,把带来的零食和小礼物分给孩子们。
每年最盼望的就是这位三婶回家的日子,这下可高兴坏了他们。
当然了,孙秀也没忘了谢母和谢父,分别送了一件红色棉袄和军绿色外套给他们。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颜色,完全是因为现在乡下的老人喜欢这样传统款式。
很快两口子就乐呵呵地穿上新衣服试了试大小,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经变好了,但要说孝顺还得数最小的那个儿媳。
每次节日或者休假回来,孙秀总是会带上许多东西来回馈谢母夫妻俩。
所以谢母偏向三房那确实有她的理由,虽说其他地两个媳妇其实也不赖,但要说贴心还是得数三房最合她心意了,加上她们对谢安心中有愧。
谢母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随后,她披上棉袄,在镜子前转了一圈,便是她中意的那一件。
“真暖和。”
谢母笑嘻嘻地说,旁边的谢父穿着个军大衣,一脸乐呵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