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谢安总算想明白了,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他连饭都吃不饱。
谢安的生父谢斌当初出了意外,便将他寄养在谢大柱家,临走了把所有钱给了他们。
这笔钱足够让谢安吃穿不愁的长大了。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谢大柱家是这吃人不吐骨头的。
这件事情闹大了,谢大柱也没脸再四处寻找谢安了。而谢斌夫妇千里寻子,来到了顺安县。
这一大家子受尽苦难,时隔多年总算是相遇了。
一眨眼,锦愿正式开始了初中学习生活。
和她一起的还有,谢家二房谢家逸和谢家琦。
而孙秀在县城里的那两家店已经不需要孙秀亲自管理了,尽管娘家的两位嫂子没有股份。
但是她们干活还是很卖力的,在孙秀的指点和几位嫂子的努力下,这两家服装店成了全县最受人欢迎的店铺。
每个月的收入也稳定了不少。
随着锦愿升入初中,在这几年里受到孙秀的培养,小丫头变得越来越独立了。
孙秀还给她报了很多兴趣班,最后坚持了下来的有舞蹈和画画两个项目。
现在不管是在学业还是日常生活,锦愿几乎可以完全自理了。
有的时候孙秀回老家,可能晚上没空做饭,但小姑娘现在都可以自己做一顿饭给谢安和自己吃。
随着时间推移,孙秀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轻松愉快。
最近她又开始专心考虑如何重新装修市里面的两家店铺。
自打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得非常迅速。
起初孙秀是打算在市里接着开一家服装店的,但考虑到县里的那两家店,几个嫂子已经忙不过来了。
而在市里的话,她的两位哥哥对经营服装店也不是很在行。
左思右想,孙秀脑海中忽然闪现出自己的空间里丰富物资的形象,突然有了个绝妙好主意。
她决定开一家类似于生鲜超市的店,毕竟现在市里除了老式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之外,还没有其他类似的购物场所。
如果自己真能开出一家超市,绝对是全市第一个。连管理者她都想好了,可以把娘家两个哥哥都叫来帮忙。
至于老家那块地,孙秀认为可以让父母不再耕种了。
这些年无论婆家还是自己娘家的生活条件都有所改善,迟早都会从村里面搬到县里去或者市里住。
从县里坐上班车到市里也不算远,一个小时差不多就能到,这样一来大哥跟二哥每天在下班后也可以坐车回家。
上次过年时回娘家,她就跟家人提过,可以考虑去县里买房定居。
现在的房价还不像后来那样贵得离谱,孙秀发现嫂子们虽然挺心动的,但是两个哥哥还在犹豫不决。
毕竟城里与农村大不一样,开销更大。
他们两人一直靠务农为生,进城后如果没有工作会很难维持。
一旦搬进县城,生活成本跟压力肯定是会大大地增加。
只依赖嫂子们的工资来养家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孙秀心想只要能把市里面的超市给开起来,娘家买房的事情也会随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