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有空。
她的工作间有一整面墙的铁架子,上面规规整整地摆着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
她转身走到架子前,从十七支毛笔里,找到了两支“暮雨”。
都没开笔,为了区分,保留挂绳的那一支才是柳墨送她的。
柳墨的语音很快打了过来,隔着手机听筒,耳朵里传来一个温柔的“喂”。
又开玩笑:“欢迎来到柳老师的课堂。”
慕与潇的手逐一触碰柳墨工作室的那些毛笔,认真回复:“柳老师好,我会好好听课的。”
第47章难做
“笔肚捏散”、“扫掉浮毛”。
柳墨每一个步骤都介绍得很详细,生怕慕与潇无从下手。
“笔头浸水”、“洗净胶水、“吸干水分”。
这部分,慕与潇就走出工作间,在厨房接了一杯温水操作。
她戴着蓝牙耳机,严格按照语音电话里的指令,动作不紧不慢。
但还是很快就开好了柳墨送她的笔。
现在大部分毛笔的笔头塑型都用工业胶水,单纯用水泡不能将笔头泡开到正常使用。
所以有了开笔这一过程。
慕与潇看过柳墨关于开笔的视频,那一期视频风格颇为俏皮,却又言简意赅地交代清楚具体流程。
同时填补了相应的文化故事。
不同于许多科普类视频,在介绍这类用具时的繁琐,似乎步骤多而复杂,才能凸显主人使用的格调。
以至于不感兴趣的人,完全听不下去。
柳墨的视频风格就简单又有趣味性,让初学者容易入门。
温柔耐心的声音像绍城晴天的风,吹过盛着落日倒影的河边,从古桥下穿掠,涟漪泛起后招来几只乌篷船。
桨声中,文化、历史、底蕴、趣味,被搬上船。
得到这支“暮雨”,慕与潇其实胜之不武。
这两年她买了柳墨店里所有的产品,看过柳墨在各个平台上所有的视频,很清楚这些文房四宝的价格和性能。
所以那天,柳墨“猜哪只笔最贵”的游戏,她不是很想参与,打算让安如去赢。
只是安如完全是外行人,怎么猜都猜不中,这才给了她机会。
在专属于她的语音中,有比视频教程里多一些细节。
跟开笔无关的。
比如,柳墨会闲聊:“这支笔好用,也适合新手。如果你想练字,前期买这一支就可以了,没必要准备太多工具。”
慕与潇回到工作间,将开好的笔挂在笔架上。
“好。”
柳墨笑了一声:“都快真把你当成我的学生了,书法需要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就不要勉强。等想学的时候再说。”
“我知道。”
“会有想学的时候吗?”柳墨怀疑。
“也许会有吧。”
慕与潇谨慎地不把话说得绝对。
“好,你到时候记得告诉我,我给你寄套礼盒用具,光有笔也写不了。”
慕与潇身处陈列馆一般的工作间里,长久以来,记得清每一件笔墨纸砚的名字。
此刻目不转睛看着笔架上悬挂的新笔,笔锋凝聚,柔中有刚,专注到忘记及时答复柳墨的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