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陈适与沈寂也很开心,他们成了巴蜀的地方长官,那很多墨家子弟就有地方去了,学堂也能夹带私货,可以多招收一些弟子了,墨家不至于就此没落。
nbsp;nbsp;nbsp;nbsp;巴蜀有人管,刘邦就带着张良陈平郦食其回来了,汉中地他交给心腹,这地方过于重要,他必须握在掌中。
nbsp;nbsp;nbsp;nbsp;一路来了魏地,得知魏倩与韩信争吵的事,还有一群人来为蒯通叫屈的人,宋庄与钱棠甚至抓到了欲杀魏倩的刺客,是蒯通的手下,为旧主复仇,便更是仔细。
nbsp;nbsp;nbsp;nbsp;魏倩并不在乎,她养了这么久的部曲,贴身保镖都有百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况且她嘴这么毒,行事任意妄为,自然得为防刺杀做准备。她是女子,又登高位,她得民心,又有学识,还不好骗。
nbsp;nbsp;nbsp;nbsp;蒯通来了直接死她手上,天下敬重她的百姓不计其数,可嫉恨的人也不计其数,武则天当年多少骂声与刺杀下毒。她这算什么,她都没想到居然到了现在才有人想弄死她,还是为了蒯通这种巧言令色之人。
nbsp;nbsp;nbsp;nbsp;当刘邦得知这事,对蒯通亲朋下了通杀令,斩草要除根,否则这事就有殃灾,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nbsp;nbsp;nbsp;nbsp;虽然他也不认同蒯通因为说了句相背的话魏倩就杀了他,但是杀都杀了,还是杀利索点,现在他们能逃其他地方,等他统一天下,自然无这些人的喘息之地。
nbsp;nbsp;nbsp;nbsp;不过他还真没看到过魏倩杀人,平日里魏倩都是怎么仁慈怎么来,虽知文人相轻,嫉恨于她,但在刘邦印象里,她一直斯文仁义且锦衣富贵,百姓爱戴的。
nbsp;nbsp;nbsp;nbsp;他先去看了韩信,昨晚韩信喝多了,今日天光大亮还躲着,酒坛倒在地上,酒水浸入泥里。韩信这副模样刘邦也不生气,毕竟他看战报,韩信拿下魏地比他想的还快,将军能打胜仗,那其他就不是事。
nbsp;nbsp;nbsp;nbsp;韩信迷迷糊糊翻身皱了皱眉,刘邦帮他倒了杯热水,他眼睛睁开一条缝见到刘邦,惊得坐起来,刘邦安抚的拍了拍他后背,喂他喝点水,“将军莫慌,先喝杯水醒醒酒。”
nbsp;nbsp;nbsp;nbsp;韩信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头痛欲裂的脑子也回了点神,“谢汉王,臣昨日——”
nbsp;nbsp;nbsp;nbsp;“无妨,将军平魏立了大功,寡人给你记着。喝些小酒,无妨。”
nbsp;nbsp;nbsp;nbsp;刘邦对韩信一番劝慰,便离开了中军大帐,韩信也洗漱打理起来。
nbsp;nbsp;nbsp;nbsp;刘邦又去了魏倩那,没有朝会,魏倩也刚起不久,喝着茶醒神,看见刘邦来了,先祝贺他拿下了巴蜀汉中。刘邦很是高兴,不过他们说上几句,刘邦想起事了。
nbsp;nbsp;nbsp;nbsp;“你跟那个说客计较什么,找人打走便是,他哪值得你给自己惹一身骚。”
nbsp;nbsp;nbsp;nbsp;“许是那天气性上来了,事多听得烦。”
nbsp;nbsp;nbsp;nbsp;刘邦点点头,那倒也是,都有暴躁的时候,只能怪那蒯通不长眼。“下回注意些,这些日子魏相身边别离了人。”
nbsp;nbsp;nbsp;nbsp;“臣知了。”
nbsp;nbsp;nbsp;nbsp;“不过魏相的三个锦囊当真绝了,寡人离开时黔首们还拦着路,与他们再三保证已是汉地,约法三章才离去的。寡人给你记一大功,等过些日子便与你封赏,这魏地我骑于马上看了看,很是不错,日后用来做你的封地,亦是全了魏国旧地。”
nbsp;nbsp;nbsp;nbsp;魏倩与刘邦的眼睛对上,他的眼中确实是喜悦之情,他刚得了千里之地,巴蜀与汉中,又得魏地。此时的刘邦很大方,历史上他也是边打边封王,比如张耳的赵王,彭越的梁王,只是得了天下后,才发现统一的天下又被自己分出去了。
nbsp;nbsp;nbsp;nbsp;税虽然收得上来,但是百姓又不认汉了,统一得没有意义,只能又自己再打一遍,典型的给自己挖坑。
nbsp;nbsp;nbsp;nbsp;魏倩让所有人都出去,此时的帐里不会有第三双耳朵。“汉王为什么要打天下?”
nbsp;nbsp;nbsp;nbsp;“自然是为了除暴楚,安定天下。”
nbsp;nbsp;nbsp;nbsp;魏倩点点头,“天下安定的前提是统一天下。”
nbsp;nbsp;nbsp;nbsp;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是大家都对大周的分封制很是向往,并不认同秦的郡县制,刘邦也只能半分封半郡县,将信将疑的走,发现走不通,才又打了一遍。从分封大功臣变分封宗室与儿子,这种其实没什么变化,后来刘家人也打成一团。
nbsp;nbsp;nbsp;nbsp;“可是汉王总想着分封,魏地封了我,那赵地打下来封谁?张耳吗?这样的天下打完了还是个诸王乱世,敢问汉王,那我们打这天下有什么意义?”
nbsp;nbsp;nbsp;nbsp;“我知道丞相的意思,可天下豪杰随我打天下,当然是为了分天下,如果将这路堵死了,谁来助之,谁来治理天下?秦五百年都活得好好的,可统一不过十五年,天下皆言,秦亡于此。”
nbsp;nbsp;nbsp;nbsp;“秦亡于严刑峻法,亡于
nbsp;nbsp;nbsp;nbsp;重徭重税,亡于暴政独裁,独不亡于此。相反,郡县制是天下安定的良药,汉王能得天下,王上加白,为何要分天下?”
nbsp;nbsp;nbsp;nbsp;刘邦怔了怔,他也想过如始皇一般统一定国,但他更清楚,正是有秦统一后二世而亡,天下人都对绝对的统一并不认同,天下人认同周室,分封诸侯王。
nbsp;nbsp;nbsp;nbsp;“魏相,这天下哪能一意孤行,我们得考虑天下人的所思所想。”
nbsp;nbsp;nbsp;nbsp;刘邦建立西汉,是他自己一步步打下来的,所以西汉弃了旧贵族,新贵族都是庶民,阶级也一直是流动的,到了汉武时期,人才来源不限于,养马的,放羊的,养猪的,做买卖的。
nbsp;nbsp;nbsp;nbsp;这是因为刘邦带着一群布衣上了牌桌,后来的皇帝拥有选拔的权利,那么是不会让阶级固化来分自己的权。
nbsp;nbsp;nbsp;nbsp;而刘秀的东汉,就是一群豪强帮他打下来,从东汉立国的那一刻起,阶级就固化了,他打天下快,是因为他让渡了皇权给豪强。
nbsp;nbsp;nbsp;nbsp;后来这些人占领权利,互相勾结打压百姓,封锁了向上之道,成了世家门阀,开始了黑暗时代。
nbsp;nbsp;nbsp;nbsp;而刘邦也有他的思维局限,但他很敏锐,这件事错了,他就会去修正,但是用天下做的试验,每试一次战火就重燃一次,魏倩有适合封建社会的标准答案。大明除了对女性丧心病狂外,这主要是朱元璋认知低,连先秦都嫌弃的殉葬都开始了,一半人口开始裹上了脚。
nbsp;nbsp;nbsp;nbsp;思想很封闭,但它的制度其实是非常先进的,至少比汉唐宋都强上不少,而且没有儒家主流,百家争鸣的科举,思想上的碰撞,会开出更文明的花。
nbsp;nbsp;nbsp;nbsp;“大王,你打下天下,当上皇帝,让天下人过上舒心的日子,这就是天下人的想法。其他野心家若要生事,便是反贼,那便诛之。”
nbsp;nbsp;nbsp;nbsp;魏倩在扩张刘邦的皇权欲望,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道理,道理还是天子之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