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没过多久,她就通过各种渠道,收拢了好几家未婚男女的信息,又找了个时间,租了个园子,准备办了个名为赏花宴的相亲宴。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指着满园子各式各样的菊花,问赵淩:“有什么想法?”
nbsp;nbsp;nbsp;nbsp;少年郎眉眼弯弯,穿着一身浅蓝色绣着猫扑蝴蝶图案袍子,笑起来露出一边深深的酒窝,漂亮得像是春天百花盛开:“好看!”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从小到大看惯了,没好气地隔空作势打了他一下:“好歹也算个读书人,怎么就不赋诗一首?”
nbsp;nbsp;nbsp;nbsp;赵淩顿时脸色一垮:“又不是考试,能不作诗就不作诗了吧?”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瞪他一眼,交代:“明天你不许来。”不然别家儿郎就没法找到娘子了。
nbsp;nbsp;nbsp;nbsp;“昂。”他一个喜欢小哥哥的,总不能明天来跟小姐姐抢小哥哥,“那我跟姨娘们去慈幼院上课。听说最近来慈幼院听课的人多了不少,咱们要收钱吗?”
nbsp;nbsp;nbsp;nbsp;六姨娘七姨娘离了家之后,现在家中还有五个姨娘。
nbsp;nbsp;nbsp;nbsp;葛姨娘平时要帮着赵王氏管家,米氏进门后,她管的事情就少了,主要是忙自己手边的一些生意,这两年主要在操持赵婉蓉的婚事。
nbsp;nbsp;nbsp;nbsp;虽说赵婉蓉的嫁妆等等,公中都有准备,还一点儿都不亏待,但当娘的肯定没法什么都不做。
nbsp;nbsp;nbsp;nbsp;剩下的四位姨娘,身边也没个孩子,平时除了稍微帮着管管家,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做。
nbsp;nbsp;nbsp;nbsp;她们几个做姨娘的,也不能经常出去串门,倒是可以逛逛街,可是逛多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情,还不如在家看看书。
nbsp;nbsp;nbsp;nbsp;倒是去慈幼院给孩子们上上课,能够让她们找到点价值感和社会认同。
nbsp;nbsp;nbsp;nbsp;价格敏感型赵夫人立马想都不想:“收!”说完才摆手,“不行不行,这钱不能收。先教着吧。起码得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会看路名,认识东南西北,会简单的算账。学的好了,将来给咱们家做事也便利。”
nbsp;nbsp;nbsp;nbsp;家业越大,赵王氏愈发觉得无人可用。
nbsp;nbsp;nbsp;nbsp;另外一方面,普通百姓们给孩子们找份活计是千难万难。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之所以这么积极地编写基础教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培养一些人手。
nbsp;nbsp;nbsp;nbsp;别问,问就是在神都没法置产,许多产业都离得太远,得派得力的人手去管理。
nbsp;nbsp;nbsp;nbsp;到了第二天,家里的人单身的在相亲,结婚的在过婚姻生活,剩下赵淩一个也没心思在家里待着,跟姨娘们一起去了慈幼院,找了几个相熟的匠人,把慈幼院的房子看了看,谈好了时间和大致的价格,让他们过来修房子。
nbsp;nbsp;nbsp;nbsp;慈幼院的房子一多半是土坯,屋顶还是茅草,每年不仅要修房子,还得换掉部分的屋顶。
nbsp;nbsp;nbsp;nbsp;像这种一层楼的房子倒是用不着钢筋混凝土,能用上砖石水泥就已经很可以了,维护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可惜现在水泥还没有对外卖,别说慈幼院用不上,他自己家也用不上。
nbsp;nbsp;nbsp;nbsp;赵淩本来还想着也在慈幼院上上课呢,好歹编写校对教材他也出了不少力,没想到还没张口就被姨娘们赶走了。
nbsp;nbsp;nbsp;nbsp;“常禾,带着你弟弟玩去,别碍手碍脚。”
nbsp;nbsp;nbsp;nbsp;常禾忍着笑,应了一声,拉着赵淩走了:“走,这边有个摊儿,卖桂花酿的和桂花糕的。”
nbsp;nbsp;nbsp;nbsp;赵淩顿时就来了兴致:“那我要吃桂花糕,再给老爹买点桂花酿。”
nbsp;nbsp;nbsp;nbsp;常禾奇怪:“怎么不给夫人买?”夫人也爱喝点小甜酒。
nbsp;nbsp;nbsp;nbsp;赵淩一脸严肃:“不行。喝酒会变笨的。娘那么聪明,可不能变笨。老爹就无所谓了,本来就笨笨的。”
nbsp;nbsp;nbsp;nbsp;常禾无语:“老爷怎么会笨?老爷作诗,张口就来。”
nbsp;nbsp;nbsp;nbsp;赵淩白了他一眼。意思是他这种张口闭口都阿巴不出一首诗的,比他老爹还笨?
nbsp;nbsp;nbsp;nbsp;亏常禾还是自己的奶兄,竟然如此长他人志气!
nbsp;nbsp;nbsp;nbsp;老爹也不能算他人。
nbsp;nbsp;nbsp;nbsp;算了。
nbsp;nbsp;nbsp;nbsp;赵淩突然问他:“你什么时候打算下场?明年成亲后吗?说起来你考试比我便利多了,你老家就在边上,回去有个一天半天的就成。”
nbsp;nbsp;nbsp;nbsp;常家虽然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但户籍还在,距离神都不算很远,否则当年常家也不会想着到神都来谋生。
nbsp;nbsp;nbsp;nbsp;常禾生养在赵家,对自己老家完全没概念,倒是提起科考,下意识拍拍胸口:“我慌啊。”
nbsp;nbsp;nbsp;nbsp;“慌什么?”赵淩不解。
nbsp;nbsp;nbsp;nbsp;常禾皱起脸:“我这种写文章都不利索的,能考吗?我看家里大郎、三郎和六郎都那个样子,我字也写得不好看。”
nbsp;nbsp;nbsp;nbsp;赵淩可太明白这种被一群学霸包围的日常了,拍拍他肩膀:“别跟他们比,你只要比一起参加县试的其他人强就行了。”他拿自己举例,“你看我,平时在文华殿学得也不咋滴,还不照样考到解元了?字丑就多练,今天回去就每天写两张大字。”
nbsp;nbsp;nbsp;nbsp;笔墨纸砚都价格昂贵。虽然他给常禾免费提供,但常禾还是会下意识节省,绝对不会因为免费就敞开了用。
nbsp;nbsp;nbsp;nbsp;常禾觉得这个举例并没有说服力,对突然多出来的作业当没听见,掏钱买了桂花糕,跟赵淩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