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开始没有跑出成绩还好,但赛季一开场就狠狠露了一把脸,现在心气正盛的尼科说不定也会有些其他想法。
灯灭起跑。
一如既往的0延迟起跑反应,束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朝外道拉,果不其然的尼科几乎是在同时对他做出了同步的防守动作。
迫不得已之下,束龙又只好往尼科和周冠宇的两台车中间扎,结果前方的两人像是心有灵犀一样又一起往中间挤。
周冠宇那边应该是同样接到了阻挡自己顺便给斯特罗尔让路的指令,相较于一肚子小心思的队友,反而是对手这边的动向更可预测一些。
提前做好了应对预案的束龙也没和他们硬挤,转头吸住了周冠宇的尾流,接着又在兰斯。斯特罗尔越过的瞬间转头接住了少爷的东风,狐假虎威地举着免死令牌一起通过。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斯特罗尔的赛车上限确实快,束龙也没有急着超他,就这么跟在屁股后面一路上到第二,甚至比第一把的时候都轻松。
就是等跑到后面束龙准备开始对前方少爷动手的时候,轮胎的消耗要比他预估中的大了不少。
长时间的跟车对赛车的引擎和轮胎都不太友好,处在脏空气里一是不利于散热,再一个对下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让轮胎在地面的空转角度变大。
空转的角度大会让轮胎表面的温度提升过快,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轮胎表面颗粒化。
理论上当牵引力和轮胎之间的抓地力完美匹配的时候赛车才是最快的,这种时候轮胎确实不该出现浪费动力的空转,但这是建立在“理论轮胎”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结论。
理论之所以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是理论,就是因为它们所谓的理想条件常常是与现实存在出入。
轮胎本身是有弹性的,将轮胎的抓地力发挥到极限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轮胎至少有一部分发生了性能极限范围内的形变。
轮胎本身也是不断转动的,在地面附着的那一部分胎胶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动吧?
就像是一个蓄满了势的弹弓,总有释放的那一刻,这种时候轮胎的部分空转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束龙对摩擦力的敏锐确实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小轮胎的空转角度,可这样一来赛车的速度就根本发挥不出上限。胎是省下来了,但跟不住前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消息是,经过漫长的超车,斯特罗尔同样也因为长时间处于脏空气中轮胎磨损严重,他现在轮胎状况甚至比束龙的还要糟糕。
那么接下来比拼的就不是谁的赛车引擎功率更大了,谁能更好地适应垃圾胎的垃圾抓地力,谁才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最后的十分钟里,束龙主要是在第一赛段不断地高压逼迫,让斯特罗尔不得不用更激进的轮胎使用方式去封锁自己的线路。
他的本意并没有在低速弯赛段超车的意思,只是想让本就不太擅长处理连续高速弯中抓地力的少爷稍微怂一脚,这么一来没有了引擎功率上劣势的束龙就可以在宽敞的高速弯道中尽情地挑选进攻的路线。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幸福来的如此突然,被束龙给逼急了的少爷直接在“枪口”的三号弯一脚重刹抱死,带着一串呛人的白烟绕地球走了一圈。
束龙自然不可能放过这种天赐的良机,讲武德也要分分场合,十分果断地笑纳了斯特罗尔好心让出的冠军。
最后杀了自己轮胎一刀的斯特罗尔甚至就连第二都没有保住,在倒数第三圈的第三赛段让周冠宇给以下犯上了。
周六的比赛日结束,束龙两场冠军加杆位加正赛1的最快圈就已经让他挣得了36分,领先第二的斯特罗尔12分。
到了周日第三天的正赛3,头排杆位起步的束龙毫无意外地拿下了自己处女秀的“poletowin”,首站比赛便狂砍63分。
不过赛后的束龙并没有等来应有的赞扬,都没怎么有空和家人们多在法国待几天,马尔科那边催促的电话便将束龙紧急召回了红牛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总部。
赛季开始了之后,因为carlin车队的总部就在英国的缘故,束龙住宿的地方就搬到了米尔顿凯恩斯的一个小公寓里。
因为束龙日常的训练并不跟随车队,选在这里往返红牛的总部也更近一些,而且就算是carlin那边有事情需要调动,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去到那边也不算特别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