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要知道端王封地在江宁,此前十几年不进京一回,更莫说洛阳。
nbsp;nbsp;nbsp;nbsp;且他一大把年纪,这趟回去以后,还有没有下回还未可知呢,太可疑。
nbsp;nbsp;nbsp;nbsp;官家犯了嘀咕,于是顺藤摸瓜查下去,这一查,便又查出了些别的。
nbsp;nbsp;nbsp;nbsp;夜凉如水,官家背着手立于福宁殿书房中,桌上摞了一叠文书,这已经是他整宿睡不着的第三夜了。
nbsp;nbsp;nbsp;nbsp;便在他决定宣召皇城使汪知信之时,裴府尹敲开宫门漏夜前来,禁内的肃静被他匆匆步履打破:“官家可曾睡下?臣有急奏!”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端阳节终于来了,真是个好日子,风轻日丽,柳绿花红。
nbsp;nbsp;nbsp;nbsp;先前在浮白馆举行的遴选宴看头十足,又有免费的点心饮子可供消遣,于是这一日,不少人起了个大早,就为了占个围观的好位置。
nbsp;nbsp;nbsp;nbsp;亦有心存了不屑的书生跑来,看看这群女子究竟能做出什么花样来,不曾想竟迷失在虞蘅命人布置的诗赋长廊中。
nbsp;nbsp;nbsp;nbsp;诗廊临水而设,沿着汴河烟柳,一路走,一路读,尽是今日参试女子之作,清新婉丽有之,豪放不羁亦有。
nbsp;nbsp;nbsp;nbsp;小摊贩嗅到了商机,将摊子挪到画舫岸边、诗廊对面,虞蘅瞧着这些小摊贩,便想起曾经自己,遂叫人过去支了几把大伞替他们遮荫。
nbsp;nbsp;nbsp;nbsp;小摊贩自然知道虞记自家也在此摆了摊子,竟不与他们相争,心中感念她,于是自发地帮着宣传。
nbsp;nbsp;nbsp;nbsp;今日大场面,主庖是兰娘,开宴前虞蘅四下溜达,发现竟然还有设局下注的,兴致盎然凑过去看了一眼,唐菡娘人气最高,苏静云从来书不离手,亦是名列前茅。
nbsp;nbsp;nbsp;nbsp;虞蘅对那唐菡娘很有印象,其父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母亲是榜眼之女,出生在这样的书香之家,自幼饱读诗书,便是对上翰林也能辩一辩,难怪是最有望夺得“状元”人选。
nbsp;nbsp;nbsp;nbsp;这时下注的人转过头来,见了她两眼放光:“嘿,我瞧虞娘子押谁我便跟着!”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虞蘅费老大功夫才从赌鬼堆中逃出来,心有余悸地站在一冰饮摊前买了碗冰酪喝。
nbsp;nbsp;nbsp;nbsp;孰料面前卖冰饮的小贩亦是对她挤眉弄眼笑道:“虞娘子怎么不去下注?”
nbsp;nbsp;nbsp;nbsp;虞蘅手里冰碗差点摔出去。
nbsp;nbsp;nbsp;nbsp;仔细看看,这带青箬笠的小贩怎么那般眼熟?圆圆脸圆圆眼睛,不是元六又是哪个
nbsp;nbsp;nbsp;nbsp;虞蘅笑问他:“你家二郎呢?怎么叫你来这?”
nbsp;nbsp;nbsp;nbsp;元六嘿嘿道:“阿郎与夫人在长廊走走呢。”
nbsp;nbsp;nbsp;nbsp;虞蘅点点头,又与他说了两句,将一碗冰饮喝尽了,觉得不那么热了,才挪脚。
nbsp;nbsp;nbsp;nbsp;又吃了沿路叫卖的青草糊冻子、香酥芝麻小饼、粉糯蒸豆糕、鲜鱼辣粉儿,谢诏陪着谢夫人这才尽兴而归。
nbsp;nbsp;nbsp;nbsp;“阿蘅怎么不去船上?”谢夫人一见了她,便撇开不会说话那个,高高兴兴挽上来。
nbsp;nbsp;nbsp;nbsp;虞蘅与谢诏对视一眼,笑道:“今日有兰娘、阿盼她们操持,评判有温恪公主,我上去也只是添乱,便在下头看着些。”
nbsp;nbsp;nbsp;nbsp;“都忙四五日了,也是该好生玩玩。瞧瞧,多热闹地儿,你们年轻人爱热闹,我自逛去!”
nbsp;nbsp;nbsp;nbsp;谢夫人径直往个诗画摊子凑去,也不知有什么好看的。
nbsp;nbsp;nbsp;nbsp;虞蘅无奈地笑了:“怎么还将夫人也搬动了。”
nbsp;nbsp;nbsp;nbsp;“她兴冲冲的,双足长在她身上,我也拦不住。”谢诏亦是无奈,“再者,今日这盛景她若不能亲眼所见,少说要絮叨十年不止。”
nbsp;nbsp;nbsp;nbsp;听他这般“吐槽”着亲娘,虞蘅捂着嘴,笑意全从眼睛里跑出来。
nbsp;nbsp;nbsp;nbsp;不远处,金明池西苑将画舫风光一览无余。
nbsp;nbsp;nbsp;nbsp;官家瞧见了此处热闹,宣人来问:“那是在做什么?”
nbsp;nbsp;nbsp;nbsp;老内侍恭敬道:“回官家,似是前阵子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女科举。”
nbsp;nbsp;nbsp;nbsp;官家一听,竟是罕见来了兴趣:“哦?倒是新奇。”
nbsp;nbsp;nbsp;nbsp;垫了两步往前,又回过头相邀,“皇兄不如与朕一道去看看?”
nbsp;nbsp;nbsp;nbsp;“自无不可。”端王笑道。
nbsp;nbsp;nbsp;nbsp;待官家背过身去,端王与那老内侍、他母妃宫中曾经的杂役,对视一眼。
nbsp;nbsp;nbsp;nbsp;经过老内侍时,对方丢下几不可闻的一句,“尽都安排好了,王爷只消劝官家往那船上去……届时便可祸水东引。”
nbsp;nbsp;nbsp;nbsp;端王颔首,负手跟上。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