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桐哥儿皱着眉头努力思考着。
nbsp;nbsp;nbsp;nbsp;戚桐没想太久,站了一会儿就去和赵岁岁一起收拾起了房间,被褥都被整齐叠好放到其应在的位置上,赵岁岁见他已经穿戴整齐便将窗子推开一角开始通风散气,桐哥儿小跑到了院子里面:“阿岁哥哥,阿兄他什么时候回来呀?”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也不知道。
nbsp;nbsp;nbsp;nbsp;他心不在焉地又忙了起来,如往常的每一日般烧水做饭开始一天的活计,这段时间家里陆陆续续地晾晒了些山货,诸如山蘑菇山木耳或竹笋干等,除了笋干外其他的数量都不是很多,但全放在一起也堆出了一小麻袋。
nbsp;nbsp;nbsp;nbsp;家里时不时地就会多出一些东西,赵岁岁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倘若戚大哥对其中的某样东西有着安排……他是一定会提前知会赵岁岁的,比如柴房里的那截他准备用来做成弓的木头。
nbsp;nbsp;nbsp;nbsp;至于那些平白出现在灶房或者柴房里的东西,既然没说就意味着赵岁岁拥有随便处置存放的权力,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小小的默契。
nbsp;nbsp;nbsp;nbsp;眼下虽然才刚到秋日,戚长夜与赵岁岁却已经不约而同地盘算起了储备过冬物资的事情,他家没地,家里的粮食都要花银子买,冬日里的粮食炭火价格都会涨上一些,趁着秋收囤上一些是最实惠的选择。
nbsp;nbsp;nbsp;nbsp;戚大哥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近期往家里搬的竹子木头减少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则是些能久放的食物,比如前几日的几个竹笋。
nbsp;nbsp;nbsp;nbsp;竹笋可是好东西,村里人隔三差五就去竹林里寻找上一圈,眼下又不是竹笋大量生长的季节,也不知道戚大哥是怎么找到的。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将晾干的山蘑收进袋子,又将空置出的簸箕上面铺满了切好的竹笋,等日头升起后将簸箕放到太阳下晒着。他想了想,进到屋里拿了杆称来,调了砝码将那一小袋子的干货挂上秤杆。
nbsp;nbsp;nbsp;nbsp;——近三十斤!赵岁岁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nbsp;nbsp;nbsp;nbsp;这才囤了几日啊就攒了这么多出来!
nbsp;nbsp;nbsp;nbsp;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正常,毕竟这里面也包含了袋子的重量,按这个速度没等入冬就能攒出一大袋来,到时抓上一把丢进锅里简简单单又是道难得的美味。
nbsp;nbsp;nbsp;nbsp;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赵岁岁心满意足地将山货袋子收好,认认真真地清点了遍家里剩余的粮食后才去院门口的小木凳上等戚长夜,他本以为戚长夜在上午就能回来的,奈何等过了一个又一个时辰,等到日头越来越高太阳高悬于头顶,门前也依旧没传来任何声音。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这下有些急了,强行冷静下来安慰自己“说不定戚大哥只是太忙耽误了时间呢”,他耐着性子陪着戚桐吃了午饭,虽然食不下咽却也还是硬着头皮往嘴里扒了几口。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从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这样期待一个人回家。
nbsp;nbsp;nbsp;nbsp;这与在赵家时截然不同。
nbsp;nbsp;nbsp;nbsp;在赵家时他最期待的就是每天早上爹爹叔伯扛着锄头走出大门,运气好的话再过上几个时辰娘和奶奶也会外出,不是去村口闲聊就是去挖野菜割猪草,他们都不在家的时刻是赵岁岁难得的放松时间。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期盼过不少次他们能晚些回来,却还是第一次盼着人回来。
nbsp;nbsp;nbsp;nbsp;他手里的动作越来越慢,神情不属地编着背篓,指尖蓦地传来阵疼痛,低下头才发现是竹篾上的一处没处理干净的毛刺一不小心扎进了肉里。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盯着手指上的竹刺,毫不犹豫地将其给拔了出来,指腹上立时冒出了个鲜红的血点,一滴血珠坠落在了地上。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没动,安安静静地坐在原处,盯着手上的那个血点发呆。
nbsp;nbsp;nbsp;nbsp;他想戚长夜了。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向来是个听话懂事又自觉的哥儿,就算没人盯着也会尽职尽责地把手里的活计认真干好,但他捏着那根细小的仍旧沾染着血迹的竹刺,第一次有了想松懈下来的心思——
nbsp;nbsp;nbsp;nbsp;他的精力不在这里。
nbsp;nbsp;nbsp;nbsp;戚长夜不在,他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了。
nbsp;nbsp;nbsp;nbsp;他在原地坐了半天,一直在凳子上坐到了下午,直到门外终于隐隐传来些响动,似乎是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驱赶动物的吆喝。赵岁岁有些僵硬地抬起了头,仔仔细细地辨认了起来,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逐渐靠近戚家的大门,最终在门前的不远处停下。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急忙站起身子,扔下编到了一半的竹背篓几步跑到门前,他已经能隔着那道厚厚的木门听到戚长夜的声音,对方似乎在与人交流着什么,最后几步走到了门前:“岁哥儿,我回来了。”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动作飞快地将门栓拉开。
nbsp;nbsp;nbsp;nbsp;明明只有一天没见,赵岁岁却像是与他分别了好几年,戚长夜的视线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nbsp;nbsp;nbsp;nbsp;两人互相对视了一会儿,戚长夜才暗自松了口气,他没进院,而是朝着赵岁岁招了招手:“来,帮我一起把东西拿进去。”
nbsp;nbsp;nbsp;nbsp;赵岁岁这才看向了他的身后。
nbsp;nbsp;nbsp;nbsp;与他见过一面的同福酒楼的小厮正从牛车上跳下,身后的板车上大包小包地堆满了东西。
nbsp;nbsp;nbsp;nbsp;第63章第63章一百五十两。
nbsp;nbsp;nbsp;nbsp;昨夜忙完天色已晚,官衙也已经落灯休憩,褚掌柜睁着眼睛在床上辗转了大半个晚上,今天早上掐着官府开门的时间拉着戚长夜去签了契书。
nbsp;nbsp;nbsp;nbsp;香酥鱼、鱼豆花,还有之前就已经写给了褚掌柜的高透水晶脍的方子,三张方子总共卖出了一百五十两银,几乎可以说是周边的村民穷极一生都攒不出的天文数字。
nbsp;nbsp;nbsp;nbsp;戚长夜对这个价格非常满意。
nbsp;nbsp;nbsp;nbsp;他不是没想过自己去卖,但这么多钱不是小数,哪怕一盘子鱼卖出五百文的价格呢想攒出一百五十两银子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一百五十两,要卖出足足三百盘菜,这还没算成本人工等各项开支,更不用说他一个寻常百姓根本就卖不出这么贵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同福酒楼是有着牌子和名气加成,放到外面摆摊去卖一盘五十文钱都未必会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