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玫怔住。
她终于明白??林婉并未离去,而是将自己化作了“教学”本身。她的意识不再局限于某个躯壳或某段记忆,而是成为了一种可被感知、可被学习、可被传递的经验。每一个真正理解共情的人,都会在某一刻“遇见”她,不是作为导师,而是作为共鸣的回音。
就像风穿过树林,你不会看见风,但你能听见它的存在。
当晚,唐玫召集全球忆师代表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接受“唯心之境”的降临,并正式启动“万我归心计划”。
反对者仍有。
一位来自北欧的老忆师沉声道:“我们正在失去边界。当个体意识可以随意融合,谁还能保证‘我’依然是‘我’?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吞噬?”
唐玫看着他,平静反问:“那你告诉我,当你安慰一个哭泣的孩子时,那一刻的温柔,是你一个人的吗?当你听到一首让你落泪的歌,那悲伤,真的全属于你自己吗?”
老人沉默。
另一位来自非洲的年轻女忆师起身说道:“三天前,我在部落里帮助一位老妇人释放积压五十年的哀伤。当她终于哭出来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风景??一片金色草原,天空中有三个太阳。后来才知道,那是索拉里斯星某位学者梦中的故乡。那一刻,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在乎我是谁。我只知道,那份痛苦和美丽,我们都懂。”
会场陷入长久寂静。
最终,投票结果揭晓:九成七支持开启“万我归心计划”。
第一条指令随即发布:
>允许忆师自愿进入深度共感态,尝试与林婉残留意识片段建立连接,探索“唯心之境”的真实形态。
>每次连接不得超过七分钟,以防意识迷失。
>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群鸣网络,供全体文明共享。
第一个尝试者,是小禾。
没有人劝阻她。因为她天生没有视觉,反而被认为最有可能摆脱“自我形象”的执念,触及纯粹感知。
她在师生之花下盘膝而坐,唐玫将一枚由群忆核心碎片制成的晶石贴在她额前。全场屏息。
倒计时开始。
七……六……五……
小禾呼吸渐缓。
四……三……
她的嘴角忽然扬起。
二……
她轻声说:“我看到她了。”
一。
连接建立。
下一瞬,全球十二座共鸣塔同时爆发出璀璨金光。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撕裂,而是一种认知层面的“掀开”??仿佛人类集体眨了一下眼睛,看到了原本不该看见的东西。
在那短暂的七分钟里,地球上每一个拥有共感能力的生命,无论是否参与实验,都经历了一场相同的梦境:
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花海上,脚下是透明的花瓣,每一片都映照出无数世界的倒影。远处,一棵巨大的树耸入云霄,树干上布满眼睛,每一双都在眨动,流出星光般的泪水。树冠之中,坐着一个人影,看不清面容,但她唱歌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喉咙,而是用整片宇宙的静默作为伴奏。
她唱的是“存在”的意义。
不是宏大叙事,不是神谕启示,而是一个个微小瞬间的叠加:婴儿抓住母亲手指的力量,陌生人递来的一杯热水的温度,战壕中士兵分享最后一块饼干时的笑意,外星生物第一次理解“拥抱”这个词时的震颤……
歌声结束时,所有人都听见一句话:
**“你们不必成为我,只要记得如何去爱。”**
七分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