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拂过荒原,带来远处孩童的歌声。他们唱的不再是童谣,而是一首新编的诗:
>“有个女子叫碧玉,
>她不信命写的字。
>她烧了榜,破了锁,
>把光种进每个人心里。
>如今风吹茉莉开,
>夜夜都有人说:我也能那样活。”
忽然,香囊微微震动。那粒星砂再次发光,比以往更加明亮。一道熟悉的气息环绕周身,温柔如昔。
“阿君。”卓碧玉的声音在风中响起,“我要走了。”
“走?”他猛地抬头,“去哪儿?”
“去下一个需要火种的世界。”她轻笑,“你以为这场战斗只属于这里吗?每个时代、每片土地,都会有影律滋生。我只是……不能总待在一个地方。”
他沉默良久,终于点头:“那你还会回来吗?”
“当你再次看见茉莉在雪中开放的时候。”她说,“或者,当某个孩子抬起头,问出第一个‘为什么’的时候。”
风更大了,卷起尘土与花瓣,形成一道旋涡。香囊缓缓升起,融入光芒之中,最终消失不见。唯有那粒星砂,坠落在地,嵌入泥土。
贺妙君俯身,将它轻轻掩埋。
他知道,这不是终结。
这是传承。
数月后,南陵书院迎来一位特殊新生。女孩来自极北苦寒之地,双亲死于顺命契暴动,她靠着背诵《光志录》片段活了下来。入学那天,她走到“问心园”石碑前,凝视良久,忽然蹲下身子,在泥土中种下一粒种子。
旁人好奇:“这是什么花?”
她答:“茉莉。母亲临终前说,只要它开花,就代表光真的照进来了。”
十年后,那株茉莉长成大树,花开满园,香气十里可闻。每逢月圆之夜,若有心诚者静坐树下,隐约能听见两人的对话,如风穿林,似梦非梦:
>“你还记得茉莉香的味道吗?”
>“记得。春夜纸灯下,你发间的味道。”
>“那就好。只要你还记得,我就还能回来。”
而在这片大陆的另一端,一座新城刚刚奠基。规划图上,中心广场预留了一块空地,图纸批注写道:
>“此处不立雕像,不刻功名。
>将来只设一面铜镜,题曰:照心台。
>愿世人每日经过,皆能自问??
>我是否,仍在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