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霍老师点林黎的名字和他的分数时,她握着笔的手指微微地收紧了一下。笨蛋,明明很聪明,就是不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她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林黎抗议:谁跟你一样脑子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连吃饭都是维持生命体征。
_
高三的日子像上了发条,机械而飞速地旋转。林黎依然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只是打哈欠的次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笔下越来越厚的草稿纸和越堆越高的空笔芯。
620分。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牢牢挡在了所谓“优等生”的圈子之外,也把他和前排那个始终挺直脊背的身影,隔开了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
童瑶和周明芳的名字,几乎成了“清北”的代名词,被各科老师挂在嘴边。她们讨论着林黎听不太懂的难题,规划着林黎觉得遥不可及的自主招生和夏令营。而他,还在和一道又一道让他头皮发麻的物理压轴题、错综复杂的化学推断死磕。
“我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这个念头第一次清晰地冒出来,是在一个深夜。他对着一道反复做错的数学题,感觉大脑像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毛线,烦躁得想把卷子撕掉。
500分到600分,他凭借着小聪明和最后的狠劲,确实冲上来了。
可600分以上,每一分的提升都像是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而效果微乎其微。
他看着自己卡在620-630区间徘徊不前的成绩单,再看向霍力口中“稳定700以上”的童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攥紧了他。
“不可能的,我追不上她了。”
“可笑,重来一世,我们俩的结局还是一样吗?我们压根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这个认知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一直以来或许有些盲目乐观的泡沫。
他不是不努力,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可那座名为“天赋”和“基础”的大山,横亘在那里,沉默而巨大。
晚自习后,他破天荒地没有立刻缠着童瑶问问题,而是独自一人走到了操场。秋夜的风带着凉意,吹不散他心头的迷茫。
“怎么了?”童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还是跟来了。
林黎没有回头,望着远处教学楼星星点点的灯火,声音有些沙哑:“童瑶,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学习?为了考个好大学?然后呢?”
童瑶走到他身边,和他并肩看着同样的方向,沉默了片刻。
“一开始,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不辜负期望。”她的声音很平静,“但现在……学习对我来说,像是一种探索。解开一道难题,弄懂一个原理,就像打开了一扇未知世界的窗户,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想去更好的地方,看看那风景到底有多广阔。”
她顿了顿,侧头看他:“那你呢?林黎,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追上我吗?”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林黎心中那扇紧闭的门。
他愣住了。是为了追上她吗?
是的,这无疑是强大的动力之一。可如果……如果最终追不上呢?
如果高三结束,她去了顶尖的学府,而他只能去一个普通的重点大学,甚至更差,那他们之间会怎样?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圈子,不同的人生轨迹……那些关于“渐行渐远”的恐惧,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清晰。
“我……”他张了张嘴,却发现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除了“想和你在一个城市同一个学校”这个苍白无力的理由外,他对自己的未来,一片模糊。
“我好像……不知道以后想干什么。”他终于说出了口,带着一种近乎解脱的疲惫。
“除了吃饭睡觉,除了……喜欢你,我好像找不到非要去拼命不可的理由。我觉得……我可能考不上那么好的大学,我们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