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膜。童瑶依旧埋头苦读,而林黎,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后,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他的“秘密研究”中。
他甚至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论坛和社群,和里面的一些爱好者交流,获益匪浅。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成绩而完全否定自己。
他开始明白,人生的价值衡量,并非只有高考分数这一把尺子。只是,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注定孤独,尤其是得不到最在意的人的理解时。
冲突在一次关键的全市联考前爆发。
童瑶发现林黎在数学课上,竟然在笔记本上推演八卦方位图。
下课后,她把他拉到楼梯间,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失望:“林黎,你清醒一点!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你知不知道这次联考多重要?你还在弄这些没用的东西!”
“它对我有用!”林黎也来了脾气,梗着脖子,“它能让我觉得我不是个只会做题的废物!它能让我找到点自己的价值!”
“价值不是靠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定义的!”童瑶又急又气,“现实就是,你需要一个好大学的文凭!我们需要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那是你的未来!”林黎脱口而出,
“清北复交,光鲜亮丽!可那一定是我的我想要的吗?如果我考不上,是不是就不配和你站在一起了?”
这话刺伤了童瑶,也刺伤了他自己。童瑶眼圈瞬间红了,她死死咬着嘴唇,看了他几秒钟,转身跑开了。
林黎僵在原地,拳头紧握,指甲深深陷进掌心。楼梯间里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还有那句话在空中冰冷地回荡。
他知道自己说了过分的话,戳到了两人之间最敏感、最不敢触碰的禁区。但强烈的自尊和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让他无法在此刻低头认错。
明明是自己为童瑶规划的未来里从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位置……
那场激烈的争吵之后,两人进入了彻底的冷战。
在学校,他们形同陌路。即使擦肩而过,也目不斜视。
童瑶更加沉默,将所有情绪都压抑起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的瞬间,眼神会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和黯然。
林黎则用更加沉迷于玄学研究来武装自己,仿佛只有在那片神秘的领域里,他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和自我价值的确认。
然而,逃避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全市联考的成绩出来,林黎的成绩果然出现了大幅下滑,跌破了600分,在火箭班的排名一落千丈。
霍力老师看着他的成绩单,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口气:“林黎啊林黎,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前段时间刚有点起色,怎么又……是不是压力太大了?还是有别的心思了?”话语里是毫不掩饰的惋惜和失望。
父母的电话也紧随而至,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不解:“小黎,这次成绩怎么回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跟爸妈说说,别自己扛着……”关切的话语却像无形的鞭子,抽打在他的心上。
放假后,林黎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看着试卷上刺眼的分数和密密麻麻的红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自我怀疑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书桌上那些玄学资料,此刻看起来如此苍白无力,它们无法给他一个漂亮的分数,无法回应自己的期望,更无法弥合他与童瑶之间那道巨大的裂痕。
“或许童瑶是对的?”
“我是不是真的太任性了?”
“我走的这条路,难道真的是条死胡同吗?”
他第一次对自己选择的这条“旁门左道”产生了动摇。
黑暗中,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孤独。如果连唯一的精神寄托都被证明是虚幻的,那他还能靠什么支撑下去?
就在他几乎要被绝望吞噬,准备向现实妥协,彻底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爱好,重新变回那个埋头苦读、却找不到方向的提线木偶时,他习惯性地登录了那个易学论坛。
他点开了与那位ID叫“常青藤先生”的私聊对话框。
这位“常青藤先生”言语平和,见解独到,之前几次简短的交流都让他受益匪浅。
林黎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带着一种近乎求助的心态,将自己最近的困境、与朋友的争吵、成绩的下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隐去关键个人信息后,大致地向对方倾诉了一番。
他并没指望能得到多么神奇的解决方案,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一个或许能理解他这种“不务正业”的人。
令他意外的是,第二天晚上,他收到了“常青藤先生”长长的回复。
“小友,‘黎山探幽’,见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