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留言,能感受到你此刻的迷茫与挣扎。首先,我必须肯定你在易学方面展现出的悟性与直觉,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天赋,并非人人皆有。你对卦象的敏感,对五行生克的初步理解,都显示出你与这门古老学问的缘分。”
看到这里,林黎的心稍微暖了一下,仿佛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了一点微弱的火种。
但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然而,小友,你需明白,玄学易理,是沉淀了数千年智慧的大学问,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绝非简单的占卜算命,其背后是古人对天地自然、社会人文的深刻观察与哲学思辨。”
“想要真正登堂入室,深入研习,并将其正道用之,而非流于江湖术数之末流,则需要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训练作为根基。”
“你可知,很多在易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大家,其本身往往也是文史哲、甚至物理、数学领域的专家?譬如,研究《周易》的象数,需要强大的逻辑推演能力,这与数学思维一脉相承;理解其义理,需要深厚的古汉语和哲学功底;探究其与天文、历法、中医的关联,更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常青藤先生”的话锋至此,变得格外语重心长:
“所以,小友,我给你的建议是:切莫将你所热爱的玄学,与你当下的学业对立起来,视其为逃避学业的避风港。恰恰相反,系统的大学教育,正是为你未来能够更好地探索这门学问,所搭建的最重要的平台和阶梯。它能为你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严谨的思维工具、更科学的治学方法。这些,对你未来真正读懂《周易》,理解其精髓,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高考,是你通往这个更广阔平台的关键一步。它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你的毅力、心态和规划能力。将这些能力运用好,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希望你能够调整心态,将眼前的挑战,视为磨砺心性、积累资粮的过程。待你日后学有所成,站在更高的知识层面上回望今日,或许会发现,这两条路,本就并行不悖,甚至能够相互助益。”
……
林黎反复阅读着这段长长的回复,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打在他混沌的脑海上。
“并非对立……”
“平台和阶梯……”
“并行不悖……相互助益……”
原来如此!原来他一直想错了!他追求的“玄学”,并非逃离现实学业的世外桃源,而是另一座需要更多、更扎实知识储备才能攀登的高峰!而通往这座高峰最有效的路径,恰恰就是他现在正在走的这条“正统”的升学之路!
他一直把自己的兴趣和学业割裂开来,视为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却从未想过,它们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阳光穿透层层乌云,瞬间照亮了他迷茫已久的心田。
那些纠结、不甘、委屈和愤怒,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安放的位置。他不是要放弃他的热爱,而是要为了能更深入、更“正道”地追求这份热爱,先去走好眼前这段必经之路!
这个顿悟,让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_
带着这份全新的认知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林黎主动去找了童瑶。地点还是那个他们爆发争吵的楼梯间,但这一次,他的心态已然不同。
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非常坦诚地,将自己这段时间所有的迷茫、发现兴趣时的喜悦、不被理解时的委屈、看到成绩下滑时的恐慌,以及最关键的是——“常青藤先生”那番让他茅塞顿开的话,原原本本地,心平气和地告诉了童瑶。
“童瑶,我知道,你之前说那些话,是为我好,是怕我走弯路,怕我掉队,怕我……将来后悔。”
林黎看着她,眼神清澈而真诚,没有了之前的偏执和戾气,
“我以前觉得你在否定我这个人,现在我才明白,你只是不认同我那种逃避和对抗的方式。但我好像……现在找到那个平衡点了。”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不是要放弃学习,也更不是要放弃……你。我只是想换一种心态和方式去努力。为了我自己,也为了……能更有底气、更有资本地去追求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考上好大学,对我来说,不再是为了应付谁,或者盲目地随大流,而是为了实现我自己未来目标,必须要攻克的一个关卡,必须要搭建起来的一座桥梁。”
童瑶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她看着林黎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那光芒不再是虚无的狂热,而是带着沉静思考的坚定。
她看到他身上那种熟悉的浮躁和叛逆渐渐褪去,一种更加成熟、更加沉稳的气质开始显现。
她心里那块压了很久的巨石,仿佛终于被挪开了。
她或许永远无法像他那样,对风水玄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她开始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尊重他的选择,也愿意相信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负责任的成长路径。
“我知道了。”她轻声说,语气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的舒缓,“既然你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她顿了顿,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和务实,但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但是,基础知识不能丢,该掌握的考点必须掌握,分数还是要尽力去争。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也是为了你刚才说的——搭建那座通往你未来兴趣的‘桥梁’。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你研究那些古老的学问,肯定是有帮助的。而且……”
她抬眼看他,目光清澈而坚定:“这也是为了我们,能在一个相对接近的水平线上,看到更相近的风景,拥有……更多共同的语言和未来。”
这一次,林黎没有任何抵触,他重重地、认真地点头,如同立下一个郑重的誓言:“好!我答应你。我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