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周遇之没有再开口,免得不小心得罪了这位不太懂得规矩的太孙亲父,给太孙登基后的将来留下什么隐患,而是看了对面的赵涉一眼。
赵涉无奈,又拉了拉赵涼,再次低声道:“三弟,你忘了出门前答应过我什么了吗?”
“那是太孙!”
他意有所指地道:“太孙殿下的安危陛下一直都放在心上的,不但加派了人手保护太孙,更是将那三位御史下狱了。”
“况且这么多的太医都在里面呢,还有陛下、父王、庄王叔、刘大人他们。”他又拉了拉赵涼,催促道:“我们先回去吧。”
“父王不会让太孙有事的!”
赵涉好说歹说,终于把思子心切的赵涼拉走了。不过临走前他还朝周遇之手里塞了一个荷包,显然是不希望赵涼出格的话语传到御前。
而周遇之脸上含笑,看着他们两兄弟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看来得在赵涼身边安插人手了。
又过了一会儿,屋里传来了动静,似乎是赵烨醒了过来。但隐隐传来“爹”、“娘”的话语又让周遇之止步,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好在这是不缺太监宫女的宫中。
于是站在院中的周遇之一个示意,自有机灵的小太监悄悄地走入屋内,然后又快步出门向他禀告:“督主,太孙已经醒了,但太孙殿下哭喊着要爹娘!”
要爹娘?
周遇之下意识地往外望了一眼,但赵涼早已不见踪影。
……
随着太孙的醒来,东宫是一阵人仰马翻。
今年不过六岁,且性子有些胆怯的赵烨不太能理解“太孙”二字的含义及分量。只知道某一日自己就成为了“太孙”,不但要离开爹娘,而且身边的人也统统都换了,没有几个是熟悉的面孔,就连祖父也只是偶尔才能见上一面。
可祖父跟他并不亲近,只会一个劲地叮嘱他要做好“太孙”,而且还说爹娘不再是他的爹娘了,他的爹是什么什么太子。
没生病的时候赵烨还能在宫人们的安慰下强制忍耐,但生病,尤其是在经受了一次混乱的早朝,以及有三人在他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害怕的心情再也无法掩盖。
“爹,爹——”
“我要爹,我要娘……”
“呜呜呜……”
听清楚他在说什么的宫人们面面相觑,领头的几个更是吓得跪了下来。
“太,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您现在觉得如何了?陛下和晋王殿下就在外头呢,还有太医,对对对,还有太医!”
如同濒死之人抓住了什么灵丹妙药一般,宫人们连忙飞奔出去,“太医,太医!太孙殿下醒了,太孙殿下醒了!”
但受惊之下的赵烨谁也不要,就哭喊着要爹娘,就连亲祖父晋王也没能改变他的主意。
而且担惊受怕的一日一夜过去之后,第二天醒来还没看见想见的人,他还闹起了绝食!
天佑帝颇为头疼,于是私底下便对周遇之道:“遇之,你说我对他还不够好吗?”
这个“他”指的当然是今年才六岁,正哭着喊着要亲生爹娘的太孙赵烨。
周遇之当然不会说不好,便道:“陛下对太孙无微不至,不但吩咐人仔细照料,还委以江山社稷,天底下哪一个人都不会说陛下不好。”
天佑帝缓缓点头,有些不满地道:“不错!”
“自从朕说要册立太孙起,就不断地有人在朕的耳边明里暗里地说这个王孙好,那个王孙好。”
“但朕却选了烨儿!”
“朕让他做太孙,但他却心心念念地记挂着亲爹娘,孝敦也是年幼入宫,但他就不会如此!”
周遇之安静倾听,并不开口打扰,因为他知道现在天佑帝只是单纯的抱怨罢了,他其实并不想太孙与亲爹娘见面。
果然,天佑帝接下来又说了几遍孝敦太子当年如何如何,成王一家当年又如何如何。总结下来就是不让赵烨与他的亲爹娘见面,是为了他好,是为了让他坐稳太孙之位。他若是一直念着亲爹娘,那便是不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