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他彻夜长谈,抵足而眠!
这些年刘备兜兜转转,也算是看出来了:
自家二弟三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动起脑子来确实差点事儿。
发小简雍善于奔走斡旋而短于谋断。
自己遇事虽有几分急智,但也只是在这乱世中秉着一腔热血,不负心中道义罢了。
他身边始终缺少一位能借他一双慧眼,看透乱世迷局的人物。
而眼前的少年,貌似就是这么一位!
……然则,听他言谈间对曹操恨之入骨,又剖析陈宫、张邈迎吕布以图兖州,更言及其舅父与陈宫曾有联络……
莫非,他下一步便要投奔陈宫,转托吕布帐下?
若吕布得了这样的人才,曹操还能是他的对手吗?
此刻的刘备,已然被张昀的推演折服,此刻下意识运用其提供的分析之法再看吕布:
虽勇冠三军,却居无定所、根基浅薄,正是兖州豪族理想的代理人。
而其他的选择中,袁术远隔豫州,袁绍势大难制,刘表守土有余、进取不足。
如此看来,吕布入兖,已是八九不离十!
都是人,这差距也太大了!
刘备心中喟叹,只觉天地生人各有命数,眼前少年宛若生而知之,他活了三十多年没想明白的事,人家十六七岁就琢磨透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虽然刘备三十多了,但也只能算刚出道,还没经受过太多乱世的打磨。
要等他先得徐州、被吕布偷袭、经辕门射戟之辱、投曹操、签衣带诏、又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才算初步成型;
之后平袁术、再占徐州时便多了几分成熟,却仍差火候;
直到投袁绍、依刘表,在新野窝了七年后,才算真正神功大成。
从那之后,除了最后在夷陵拉了坨大的,刘备再也没吃过亏,甚至在汉中之战破除心魔,正面击败了曹老板。
若不是江东背刺关羽,蜀汉直接两路出兵,给曹老板来个钳形攻势,那曹刘之间可就真要攻守异形了。
只不过这份成长,还需要他在乱世中沉浮近二十年。
这二十年也让整个华夏大地变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顺带一提,这句诗就是刚刚屠完城的曹老板写的。
一边感悲伤秋,一边搞大屠杀,矛盾吗?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因为曹操屠徐州就是为了纾解收编百万黄巾的压力,这是基于绝对理性政治算计的结果。
这也是曹孟德真正可怕的地方,就像他可以毫不在意地说出“借你人头一用,以安众心。”
。
这句话刘备永远也说不出来,遇到相同的情况,他只会说“皆备之过也”
,然后号召众人勒紧裤腰带跟对面拼了!
不过他也确实有这份号召力,哪怕军中缺粮到“人相食”
的地步,也没有劫掠百姓。
不过此时的刘备,当然对自己后来的发展历程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