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张昀的眼神中充满炽热:“允恪啊……”
“使君。”
张昀拱手,语气郑重,“如今世事艰难,敬本是家中庶子,又身负血海深仇。
思前想后,为掩人耳目、便宜行事,我决意化名行走于世!
大仇不报,‘边敬’永不复现,九泉之下亦无颜面见祖宗!”
弃名而存志!
这话一出,帐内三人顿时肃然起敬。
他们脑海里不约而同浮现出“赵氏孤儿”
的典故——这是在效法先贤,忍辱藏形,矢志复仇啊!
关羽喉头滚动,露出激动的神色,他本就崇敬忠义之人,只觉是书里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刘备眼中悲悯与激赏交织,语调愈发柔和:“那……不知允恪欲以何为化名?”
“敬打算随母姓张,单名一个昀字。”
“张昀……嗯,好名字。”
“至于表字,小子一时还未想好。”
张昀目光坦诚地迎向刘备,躬身再拜,“若使君不弃,小子厚颜请使君赐字!”
一般来说,表字都是长辈或德高望重之人所取。
张昀这个举动,就是实打实在拍马屁了。
让我给他起表字,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刘备先是一愣,随即心头一喜。
他怎会不懂,这是张昀在主动表示亲近!
可欢喜过后,他又犯了难。
当年在卢植门下读书时,自己光顾着飞鹰走狗,成绩本就一般,如今可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万一取的表字不好,岂不露怯?
“这个……昀者,日光也。
表字嘛……”
刘备搜肠刮肚,终于灵光一闪:“不如叫‘允昭’如何?在先前的表字中取一‘允’字,是为不忘过去;‘昭’者,光明也,正好与‘昀’字相合,也盼你日后能拨云见日,报仇雪恨。”
“允昭,多谢使君赐字!”
张昀躬身行礼,“今日便是边允恪之死,亦是张允昭之生!
还请使君、关将军、宪和先生能为在下保密。”
“理应如此!”
刘备率先应下,语气笃定,“边敬是谁,我等从未听过,只认识张昀!”
关羽和简雍也纷纷点头,连声附和。
有了共同的秘密,张昀和三人之间的距离仿佛一下子拉近了,空气中少了些生疏,多了一份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