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转身,面向全体董事,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因此,我认为,‘清河苑’项目不仅不应该放弃,反而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战略目标。我愿意牵头负责这个项目,组建团队,制定详细方案,并对其结果承担主要责任。”
“我愿意牵头负责这个项目。”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会议室里激起了更大的波澜。主动请缨接手这样一个烫手山芋?众董事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交头接耳声再次响起。
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张建国终于动了动。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张梓谦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校。
“梓谦,”张建国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不带任何感彩,“你既然主动请缨,想必己经有了初步的考量。那么,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如此庞大的拆迁量和复杂的居民构成,你计划如何控制拆迁成本和时间?如何避免陷入无休止的谈判僵局?”
“第二,项目周期长,资金沉淀巨大,你如何规划资金流,确保不会影响集团其他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转?”
“第三,也是我最关心的,你预估的成功概率有多少?如果,我是说如果,项目最终失败,你打算如何承担这个责任?又如何挽回对集团造成的损失?”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首指项目的核心风险和决策要害。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张梓谦,等待他的回答。这不仅是项目质询,更是父亲对儿子能力的一次公开考校。
张梓谦面色不变,似乎早己预料到这些问题。他迎向父亲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条理清晰地开始回答。
关于拆迁,他提出了“分片区分阶段推进”、“一户一策精准谈判”、“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与调解机制”、“优先解决特殊困难家庭诉求以点带面”等具体策略。
关于资金,他阐述了“争取政策性贷款与税收优惠”、“引入战略合作资本分担风险”、“设计灵活的滚动开发模式减少初期投入”等多渠道融资和风险管控方案。
关于成功概率与责任,他没有给出虚高的数字,而是坦诚分析了优势与劣势,最后郑重承诺:“我会将全部精力投入此项目,若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我自愿辞去集团总经理职务,并接受董事会的一切后续处理决定。”
他的回答,数据翔实,思路清晰,对策具体,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入的调研和周密的思考。那份沉稳、自信与担当,让之前许多持怀疑态度的董事,眼神开始发生了变化。
张建国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的节奏,渐渐慢了下来。
当张梓谦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建国,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张建国缓缓站起身,目光环视一圈,最终定格在张梓谦身上,停留了足足有十几秒。那眼神复杂难辨,有评估,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极其隐晦的……认可。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锤定音的重量,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
“好。”
仅仅一个字,却让在场不少人心中一震。
“这个项目,”张建国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回张梓谦身上,语气不容置疑,“就由梓谦全权负责。”
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