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窗外享乐——录音的心灵史>两个女人一台戏

两个女人一台戏(第1页)

两个女人一台戏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女人一台戏”。

我从听西洋歌剧的经历中得出一个印象,两个女人就可以是一台戏。

通常西洋歌剧在男女角色上的设置是: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低音;角色分量的轻重程度是:女一号,通常是女高音,如《茶花女》中的茶花女、《波西米亚人》里的咪咪、《托斯卡》中的托斯卡、《阿依达》里的阿依达。也有女中音的,如《卡门》里的卡门。男一号,基本全是男高音,极少有男中低音的(《鲍里斯·戈都诺夫》中的戈都诺夫算一个)。然后才是女二号(如果女一号是高音,二号就是中音;女一号是中音,二号则是高音;也有一号、二号都是高音的)和男二号(通常都是中音或低音)。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在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时,有声部的不同。

但从剧情的角度讲,角色的分量往往会突破声部设置的限制。就是说,从歌唱的角度讲,剧中角色分量的次序是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可是按剧情来分析,剧中角色分量的次序,有可能是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

于是就出现“两个女人一台戏”的情况。比如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和瓦格纳的乐剧《罗恩格林》。

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虽然有非常重要的男高音角色拉达美斯,但我依然认为,若按剧情“排座次”,他只能算是“三号人物”。他得排在两位公主——埃及法老王的女儿阿姆娜丽丝和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之后。

威尔第晚期的歌剧《阿依达》、《奥赛罗》、《法斯塔夫》与其早期和中期的歌剧比,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威尔第自己也说过,他认为自己最成熟的作品是《奥赛罗》与《法斯塔夫》。《法斯塔夫》的音乐语言太过现代(我总觉得这已经是一部现代歌剧了),让我无法接近。而早期和中期的歌剧,如《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假面舞会》等,如今只听些其中的咏叹调就足矣。因此《阿依达》和《奥赛罗》是我最喜欢的威尔第的歌剧。

判断是否是我喜欢的歌剧作品,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能否吸引我一口气听完全剧。至少是一幕。《阿依达》是可以吸引我一气听完的,至少得听完整的一幕。

拉达美斯的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是对戏剧男高音的挑战和考验,也是任何一位男高音在歌剧舞台上演唱时博得掌声的关键。只不过要把这段并不长的咏叹调唱得味道十足,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这段也只能算是“独具特色”,绝非我理想中的演唱。得是科莱里、莫纳科、维卡斯这种级别的戏剧男高音,才是顶级的拉达美斯。今日的男高音歌唱家中,维拉宗算一个。有足够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

说回到“两个女人”。埃及公主阿姆娜丽丝是真爱拉达美斯。美人爱英雄,合乎常理。而且她的公主地位,也平添了她的优越感。可是她就是“优越”不起来。她觉得拉达美斯已经心有所爱,凭直觉。女性的直觉通常还就是挺准。拉达美斯确实心有所爱。他爱的是阿依达。此时阿依达的身份是被俘的女奴。拉达美斯并不知道她是敌国国王的女儿,一位身份高贵的公主。但真爱是从不在乎身份地位的。

因此当埃及国王宣布任命拉达美斯为军队统帅,并慷慨承诺,待埃及大军得胜归来,要把女儿、高贵而骄傲的公主,许配给拉达美斯。公主欣喜。

拉达美斯对领军出征,抗击来犯之敌,保卫祖国,**满满,跃跃欲试。但对抱得美人心不在焉。他的眼神黯淡,目光没有落在公主阿姆娜丽丝的身上。公主警觉:难道他已心有所爱?是谁?敢夺我之所爱?阿姆娜丽丝想出一计,她谎称得到前方的报告,拉达美斯在战斗中阵亡,以此观察阿依达的反应。阿依达果然中计。公主怒不可遏。她觉得自己地位高贵,而阿依达这个女奴,竟敢夺她之爱,于是发誓要在情场上与阿依达决战。这场决战的胜者是阿依达,不过代价是死亡。

阿依达与阿姆娜丽丝的“戏份”,我以为很难简单地说孰重孰轻。而且让我喜欢的《阿依达》版本,唱阿姆娜丽丝的歌手能否有足够的本钱与阿依达“抗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阿依达当然是全剧的第一主角,这从剧名就可以弄清楚。但这部歌剧不是独角戏。其戏剧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位能在嗓音、歌唱技艺和气质上,足够与女一号抗衡的女二号,才有可能把这部歌剧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阿依达》里,撑起“一台戏”的这两个女人。真正的“对手戏”是在第二幕,拉达美斯帅大军出征,公主阿姆娜丽丝在宫中试探阿依达那段。而全剧中有几段,虽然不是“两个女人”的“对手戏”,但绝对是撑起这台戏的“重头”。

第一幕最后部分阿依达的咏叹调“Ritornavincitor!”(祝你得胜而归!),揭示了阿依达与拉达美斯之间的爱的必然命运,表达了阿依达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与深深的绝望;第三幕开始阿依达来到尼罗河边与拉达美斯约会,在等待拉达美斯前来时唱的那段“Opatriamia”(我可爱的祖国),更是表达了阿依达内心的痛苦:为了祖国,为了爱情,她所做的抉择。还有在这段咏叹调之后,她与父王的对唱,都是很精彩的戏。

阿姆娜丽丝的重头戏,除了第二幕里与阿依达的“对手”之外,有一段与拉达美斯的“对手”,也十分出彩:第四幕里,拉达美斯因为泄露军事机密,放走敌方人质而被逮捕关进地牢,将以叛国罪处死。公主来到地牢,“屈尊”请求拉达美斯放弃对阿依达的爱。只要拉达美斯能接受她的爱,她愿意全力挽救拉达美斯免于一死。但是拉达美斯拒绝了公主的请求,坚称为了爱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公主绝望。这段唱在形式上是意大利歌剧中“标准的”轮唱,先是公主的唱段,然后是拉达美斯的唱段,两段唱在乐句上是“重复”的,但分别由女中音和男高音唱出,音感与意境完全不同。在这里,演唱阿姆娜丽丝的歌手,能否用这短短几句,把阿姆娜丽丝心中那份高傲却又绝望的爱表达出来,是很考验功力的。

在意大利美声歌剧的范畴里,女高音角色中,阿依达的魅力几乎没有一个女高音歌唱家能“抵抗”得了,由此,一位顶级的女高音歌唱家,在多个《阿依达》的版本(无论是现场录音版本还是录音室版本)中演唱阿依达的现象不在少数。举三个例子。

卡拉斯(MariaCarlas,1923—1977)无疑是演唱阿依达的理想歌唱家。这是因为她的嗓音特点和个人气质与阿依达这个角色很相符。如今我们通常能听到的,是1955年塞拉芬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录制的版本(EMICDCC749030-2),费朵拉·芭比耶莉唱阿姆娜丽丝,理查德·图克唱拉达美斯。由此上溯,还可以听到1953年她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唱的阿依达(TestamentSBT21355);1951年在墨西哥城唱的阿依达(EMI562678-2URANIAURN22。172)以及1950年在墨西哥城唱的阿依达(FONO1016。17)。

卡拉斯首次登台演唱阿依达,是1948年在意大利的都灵,时年25岁。而唱片发行资料显示,1955年以后尚未见到过卡拉斯演唱《阿依达》全剧的录音。1950年、1951年和1953年这三个均为演出实况录音,录音质量差强人意;1955年的录音室版本,不知为何,是单声道录音。不过这些录音技术上的不够完备,丝毫不影响我们聆听卡拉斯演唱的阿依达。无论是第一幕第一场里的“Ritornavincitor!”,还是第三幕中的“Opatriamia”,卡拉斯把阿依达的爱恨情仇,表达得出神入化。卡拉斯把自己的歌喉和歌唱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这几个录音相比较起来,1955年在录音室里的演唱,没有如在歌剧舞台上,情感的爆发与表达那么淋漓尽致。三个现场录音里,皇家歌剧院的那个,录音质量稍微差些,而两个墨西哥城的录音,声音质量都在水准之上。其中1951年的演出,因为有莫纳科极为出色的“映照”,而更加熠熠生辉。

那么“对手”阿姆娜丽丝呢?1950年和1953年那两个演出中,唱阿姆娜丽丝的均是意大利女中音西米奥内托(GiuliettaSimionato,1910—2010);1951年唱阿姆娜丽丝的是墨西哥女中音多明古兹(OraliaDominguze,,1925—2013);1955年录音室版本中唱阿姆娜丽丝的是意大利女中音芭比耶莉(FedoraBarbieri,1920—200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米奥内托与多明古兹两人,都是演唱阿姆娜丽丝的“不二人选”。她们娇艳的声色、高傲的气势、强烈的戏剧感,都是与卡拉斯“棋逢对手”的最大本钱。可以说,她们与卡拉斯“交相辉映”,演绎了一出出伟大的《阿依达》。

书友推荐:全家桶伏特加与曼特宁红颜政道人生如局娱乐圈的曹贼四方极爱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继女调教手册(H)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人间政道长安春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一屋暗灯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债务偿还系统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配种(1V1,SC)美母的诱惑
书友收藏:重生少年猎美赛博经纪人神豪的后宫日常我在三国当混蛋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母上攻略豪乳老师刘艳父债子偿斗破之淫荡任务掌中的美母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无限之生化崛起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高冷的丝袜女总裁妈妈被混混同学屈辱玩弄恶魔大导演人妻调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