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传统文化研究与科学视野02(第3页)

(张耀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钱爽,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南亚与东亚语言文化系博士研究生)

[1]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论”(项目号15ZXA0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比较哲学史论”(项目号16BZX035)、2014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化西文献编纂及研究”(中宣办发[2015]49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姚小平:《国学与汉学》,载《中华读书报》,2010-08-18。

[3]姚小平:《国学与汉学》,载《中华读书报》,2010-08-18。

[4]姚小平:《国学与汉学》,载《中华读书报》,2010-08-18。

[5]姚小平:《国学与汉学》,载《中华读书报》,2010-08-18。

[6]金大伟、魏忠强、谭芳、张文华录音整理:《国学是一门学科——陈来、黄朴民等论国学》,载《光明日报》,2009-10-12。

[7]王泉根:《学科级别与“国学学位问题”——试评〈学科专业目录〉》,载《学术界》,2007(6)。

[8]李雪涛、何乏笔:《“汉学”与“国学”(下)——李雪涛、何乏笔对谈》,载《中华读书报》,2011-08-03。

[9]如张分田分别从“独尊儒术的‘国学’不适用于现代”“区隔中西的‘国学’存在重大偏弊”“含义混乱的‘国学’无法界定学科”和“夸大功能的‘国学’不能使之太热”这四个方面表达了其明确且直接的反对意见。参见张分田:《“国学”不宜用于命名一级学科》,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3)。

[10]万献初:《论“国学”的学科形态与学科建设》,载《长江学术》,2007(4)。

[11]郑炜明:《论饶宗颐先生的华学观》,见林伦伦主编:《饶宗颐研究(第1辑)》,108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12]张西平:《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载《国际汉学》,2012(2)。

[13]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载《读书》,2004(11)。

[15]当然,如果把日本宋学作为日本汉学的独立形态,日本传统汉学应当形成于14—15世纪。但化西宗乃是以中西比较研究之格式来谈汉学的,那时的日本汉学尚未涉及中西比较研究的格式之辨,故代表性并不鲜明。

[16]阎纯德:《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载《文史哲》,2004(5)。

[17]阎纯德:《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载《文史哲》,2004(5)。

[18]阎纯德:《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载《文史哲》,2004(5)。

[19]一般把eseStudies翻译成“中国研究”或“中国学”,Sinology通常译为“汉学”,但两种对应的译名其实互相替换使用亦无不可,这不过是一个学术称谓的习惯而已。李学勤表示:“‘汉学’,英语是Sinology,意思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汉学’一词主要是指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等的研究。有些学者主张把Sinology改译为‘中国学’,不过‘汉学’一词沿用已久,在国外普遍流行,谈外国人这方面的研究,用‘汉学’较为方便。”见李学勤:《序》,引自李学勤:《国际汉学漫步(上册)》,1~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阎纯德也专门强调:“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个将Sinology译成‘汉学’的,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如果当初将Sinology译成‘中国学’,其实也很恰如其分。”见阎纯德:《莫随意给“汉学”更名换姓》,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9-28。另有关Sinology与eseStudies的译名与称谓的争论和讨论,还可以参见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1~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化西宗更倾向于总以“汉学”称谓Sinology和eseStudies,因为这并非涉及一个翻译的译名对应问题,而是涉及一个格式的问题。

[20][西班牙]劳尔·鲁伊斯(RaulRamirez-Ruiz):《欧洲汉学更重要的是“欧洲”观念》,王燕、刘莉译,载《社会科学报》,2012-09-06。

[21]JanaS。RfortheWay-TheoryofKnowledgeinPre-ModernandModerngKong,iversityPress,2008,p。xiii。

[22]张西平:《汉学研究三题》,载《中华读书报》,2002-06-27。

[23]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见《胡适文存(第三卷)》,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张岱年:《说“国学”》,载《中华国学》创刊号,1989。

[25]张耀南:《论“国学”之作为“学”》,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7]饶宗颐:《发刊辞》,转引自饶宗颐:《华学(第一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28]郑炜明:《论饶宗颐先生的华学观》,转引自林伦伦:《饶宗颐研究(第1辑)》,108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9]郑炜明:《论饶宗颐先生的华学观》,转引自林伦伦:《饶宗颐研究(第1辑)》,108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0]郑炜明:《论饶宗颐先生的华学观》,转引自林伦伦:《饶宗颐研究(第1辑)》,108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1]金岳霖:《简论不相容的逻辑系统》,转引自《金岳霖学术论文选》,55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2]张东荪:《知识与文化》,10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33]张东荪:《思想言语与文化》,载《社会学界》,1938(10)。

[34]陈来:《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载《新华文摘》,2004(1)。

[35]王中江:《“范式”“深度视点”与中国哲学“研究典范”》,载《新华文摘》,2004(1)。

[36]王中江:《“范式”“深度视点”与中国哲学“研究典范”》,载《新华文摘》,2004(1)。

[37]彭国翔:《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载《新华文摘》,2004(1)。

[38]彭国翔:《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载《新华文摘》,2004(1)。

书友推荐: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债务偿还系统长安春人生如局一屋暗灯四方极爱妈妈的欲臀(重生之我的美艳教师妈妈)吾弟大秦第一纨绔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人间政道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戏里戏外(1v1)H仙子的修行·美人篇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美母的诱惑伏特加与曼特宁
书友收藏:妈妈陪读又陪睡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美母的信念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叶辰风流(幻辰风流)影视之推女系统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重生少年猎美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