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康熙帝的统治(第1页)

康熙帝的统治

铲除鳌拜集团与皇权的巩固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亲政十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因出天花而死于北京故宫养心殿。遗诏皇三子玄烨即帝位,玄烨即康熙帝。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最初,四人能够尽心尽力地辅佐幼君,相安无事。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四人中逐渐产生了矛盾,起因是居辅臣之末的鳌拜不满苏克萨哈。

鳌拜是太祖时开国勋臣费英东之侄,骁勇善战,军功卓著,以巴牙喇壮达累升至内大臣,位至公爵,赐号巴图鲁。他先后设计除去其他三人以后,专权已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一切政务均在家私自议定,四处安插其党羽,而且多次抗旨不遵,一意孤行。康熙帝觉得鳌拜害君之心暴露无余,容不得半点迟疑,必须先发制人。康熙帝表面上未动声色,在暗中却加紧行动,先是将索尼之子索额图召回身边任一等侍卫,然后将鳌拜的亲信大都派往外地。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熙一面召索额图、明珠定下智擒鳌拜妙计;一面将鳌拜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京城。而鳌拜同往常一样,昂首阔步地走进乾清门。这时,康熙已经作好周密布置,四周都是化装成宫人杂役的侍卫,门内埋伏了布库少年。康熙看到鳌拜只身前来,便拍案怒斥鳌拜结党营私、陷害贤能、图谋弑君等种种罪行。鳌拜从未受过康熙这等斥责,便疾声厉色、暴跳如雷地反驳。康熙立即命布库少年逮捕鳌拜,把他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并不由他求饶,命侍卫立即将他押入大牢,听候审讯。

康熙命议政王大臣勘问,大臣会议审实鳌拜罪状30条,同声喊杀。康熙念鳌拜为三朝元老,战功颇著,不忍加诛,命革职,只将其永行拘禁。处死其党班布尔善、阿思哈等9人,没有株连任何人,并将鳌拜冤杀的苏克萨哈、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等人一一平反昭雪,复其爵位,善后之事处理得当而且深得人心。

清代康熙皇帝像

康熙从鳌拜集团手中夺回权力以后,立即宣布永停圈地,并着手大力加强皇权。康熙九年(1670年)九月恢复内阁制度,作为皇帝的秘书顾问班子,内阁承旨出政,稽查六部。康熙十六年(1677年)选翰林直入内廷,设立南书房,书房师友时兼票拟谕旨。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八旗各旗设都统、副都统管理旗务,剥夺王公干预旗务之权,各都统直接听命于皇帝。削弱议政王大臣权力,变议政王大臣会议为皇帝操纵下的议事机构。由此,康熙很快将国家大权集中于自己一人之手,并使这种专权形成传统。他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清朝完全意义上的专制政体从此才正式开始。

崇儒正道与满汉联合政权的巩固

玄烨即位之初,不少汉族官僚多次建议给这位年幼的皇帝举行经筵日讲,却遭到四位辅政大臣的拒绝。他们对多尔衮、顺治帝定下的政策、制度多有变更,企图“率循祖制,咸复旧率”。然而,康熙帝从治理国家的实际出发,颇有其父遗风,对学习汉族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十五日,康熙帝采纳汉官建议,在宫中致斋后,在诸王、大臣陪同下,乘辇亲诣太学祀孔。他以极其虔诚的心情,于棂星门外降辇,步行进大成门,至孔子位前,行三跪六叩头礼。亲奠完毕,又至彝伦堂,听满汉祭酒、司业依次讲解《易经》《书经》。听后又训谕道:“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你们师生一定要勤勉学习。”康熙帝充分肯定孔子及其学说的政治地位,已不是他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问题,而是要利用崇儒重道,来团结广大汉族官民,加强统治。

康熙皇帝老年像

不仅如此,康熙还对于有才识的汉大学士予以提拔和重用,并于亲政伊始即废除内三院,重建内阁和翰林院,设立南书房。南书房位于乾清宫斜对面,是康熙旧日读书的地方,因位于懋勤殿之南,故称南书房。入值南书房一般为汉族的饱学能士,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而且还充当顾问、代拟谕旨等角色,可见其位置重要。入值南书房的官员大都很快被提升,这对提高汉族官员地位、缓和满汉矛盾有益。

针对官员品级待遇这个最敏感的问题,康熙亲政后,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满汉官员的品级、待遇逐渐趋于划一。并且,在他第一次南巡驾临金陵(今南京)时,亲谒明太宗孝陵,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赏赐守陵人员。此举对广大汉族官民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也使得满族学者受其影响而对儒家经典充满兴趣,逐渐以平常的态度对待汉臣,使朝中满汉呈融一体之势。

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

“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清军入关后,“三藩”竭力效劳于清朝,是镇压农民军和抗清力量的急先锋,并因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鳌拜执政期间,“三藩”实力有了进一步扩展,俨然三个封建割据的独立王国。康熙清除鳌拜后,认为三藩与唐末藩镇无二,势在必除。于是,康熙抓紧整顿财政,筹措经费,扩大八旗兵的编制,采取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争取民心,以此来为撤藩做准备。

撤藩始于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当时康熙没有同意尚可喜留其子尚之信袭爵继续镇守广东的请求,而是谕令尚之信举家迁移,留其绿营兵划归广东府,归广东提督管辖。尚可喜态度比较恭顺,按旨行事。

尚藩撤离,对吴、耿二藩震动很大,他们闻讯后,立即上疏请求撤藩,意在试探朝廷态度,解除朝廷对他们的怀疑。出乎人们的预料,康熙在接到二藩的奏疏后立即同意将两藩撤离。康熙对此事思虑很久,三藩蓄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莫不如早早除之,以免养小疾而成大恶。尤其对云南的吴三桂,康熙帝在派礼部侍郎折尔肯和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去云南经理撤藩诸事时,特赐御刀一把,良马两匹,以示关怀并壮其势。

身穿官服的清朝官员

撤藩令一下,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1674年1月)发动叛乱,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等清朝官吏,云贵总督甘文焜自杀。叛军迅速地打进湖南,占领沅州、常德、衡州、长沙、岳州等地,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招讨都元帅。清兵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清朝急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诸军南下,抵达荆州以后,不敢渡江前进,与吴三桂军隔长江对峙。不久,广西将军孙延龄、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叛乱,占据广西和福建。吴三桂的党羽很多,大多是清朝的提镇大员,拥有重兵,散布各地,这时纷纷树起叛旗,归附吴三桂。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杀清朝经略大臣莫洛,攻陷兰州;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据广州叛乱,使清朝的统治大震动。整个长江以南,加上陕西、甘肃、四川,不是被叛军占据,就是处于战火纷飞之中。“东南西北,大大鼎沸”,清军调兵遣将,处处设防,着着落后,军事上极为被动。

河间府演大操(清末)

陕西提督王辅臣树起反旗,带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各府州县先后反叛,消息传到北京,康熙急命汉军绿营提督张勇为“靖递将军”,提高绿营兵地位,密谕剿抚并用,扭转后方危机。

松荫高士(清)

康熙远见卓识,不久,王辅臣即率众归降。康熙未究既往,复王辅臣原官,并加太子太保擢其为“靖寇将军”,令其“立功赎罪”。

陕甘平定,后方稳定下来,康熙立即招降耿精忠,密谕康亲王以时势晓谕耿藩早降,为刚刚反叛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作出榜样。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耿精忠无力再战,率其藩下文武出降,康熙仍留其靖南王爵,命其率所属随清大军征剿郑经,在泉州击败郑经军,福建、浙江各地叛军纷纷投降,二省叛平。

到了康熙十六年(1677年),只剩吴三桂孤家寡人地与清军对抗。针对吴三桂的军事实力与部署,康熙一面将兵力投入湖南,一面派人在其内部分化瓦解其势力,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吴三桂已丧失了军事上的优势与主动。

书友推荐:美母的诱惑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迟音(1v1)吾弟大秦第一纨绔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房客(糙汉H)一屋暗灯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全家桶书记妈妈倪楠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娱乐圈之风流帝王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两小无猜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继女调教手册(H)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
书友收藏:我在三国当混蛋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父债子偿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智娶美母人妻调教系统妈妈又生气了叶辰风流(幻辰风流)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美母的信念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掌中的美母韵母攻略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恶魔大导演众香国,家族后宫无限之生化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