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下州县赋税:奴隶不再属奴隶主所有,而成为向朝廷纳税的编民,鼓励农耕,西北沿边各地设置屯田垦耕,在屯民户“力耕公田,不输税赋”,即不再向朝廷输税,积粟供给当地军饷。在屯户实际上是为朝廷服力役的农奴。
刑法:将汉人与契丹人斗殴至死、治罪轻重不同的旧律,改为同等治罪。契丹人犯十恶大罪,也按照汉人法律制裁。
捺钵:辽朝建国后,皇帝游猎设行帐称“捺钵”(《辽史》释“行营”,宋人释“行在”)。辽帝去捺钵时,契丹大小内外臣僚随从出行,汉人枢密院、中书省也有少数官员扈从。夏冬并在捺钵“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夏冬捺钵因此又是辽朝决定军政大事的中心。
至圣宗时,汉族的封建文明已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圣宗喜读《贞观政要》,又善吟诗作曲,后族萧合卓以善属文,为圣宗诗友,充南面林牙(翰林)。四时捺钵制,使契丹贵族在接受汉文明的同时,仍能不废鞍马射猎,保持勇健的武风。契丹不像前世北魏的拓跋、后世金朝的女真那样由汉化而趋于文弱,四时捺钵制是有一定作用的。
辽圣宗时,先后出现的多方面的变革,显示契丹族的历史正在跨入一个新时期,此后的辽朝,虽然仍保留着严重的奴隶制的残余,但封建制已经逐步确立起来。辽朝由此形成它的全盛时代。
宋辽澶渊之盟
圣宗即位后,公元986年三月,宋太宗分三路进兵,再取燕云。曹彬等军出雄州道,田重进出飞狐道,潘美、杨业出雁门道。宋军连克歧沟、涿州、固安、新城。辽兵败于田重进,飞狐关辽军降宋。潘美连克寰、朔、应、云等州。承天太后与圣宗至南京(幽州)督战,调集各地重兵反攻。四月,耶律休哥军复涿州、固安。五月,辽军在歧沟关大败曹彬,宋军奔高阳又被辽师截击,死者数万。六月,耶律斜轸军复朔州,擒宋将杨业。云州等地宋兵都弃城而走,辽军获得全胜。
公元999年,圣宗再次亲率大兵南下。十月,在瀛洲大败宋军,擒宋将唐昭裔,进踞乐寿县。攻遂城,又败宋军。次年正月,还师南京。公元1002年,再度南侵。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破宋军于泰州。公元1004年闰九月,圣宗大举亲征,先在唐兴大破宋军,又在遂城、祁州、洺州获胜。十一月,攻破宋德清军。辽军进至渊,宋遣使请和。十二月,辽宋在澶渊议成。宋以辽承天太后为叔母,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朝各守旧界。澶渊盟后,辽宋不再发生大的战事。
对鞑靼和回鹘的战争
辽朝西境的鞑靼,这时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开始形成部落联盟。辽圣宗在古可敦城设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镇压北方诸部。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对鞑靼采取分部统治的办法,辽向各部落分别派遣节度使统治。鞑靼诸部杀辽节度使,起兵反抗。辽发大兵镇压,鞑靼兵败降辽,每年向辽进贡马驼和皮张。
甘州回鹘,在阿保机时曾被契丹所征服,但此后与辽朝并无从属或朝贡关系,而与宋朝通贡使。公元1008年,萧图玉进讨甘州回鹘,直抵肃州,俘掠大批生口。公元1026年,萧惠再统兵攻甘州,不能取胜,被迫还军。
沙州回鹘在敦煌郡王曹顺统治下,也曾一度向辽纳贡。西州回鹘世居高昌,可汗号“阿萨兰汉(汗)”。
辽圣宗时,阿萨兰回鹘连年有贡使来辽。公元996年,阿萨兰回鹘王遣使来为子求婚,辽朝不许。大抵至辽兴宗时,许嫁公主,加强了联系。
西联大食、东侵高丽
阿保机时,大食曾遣使来契丹。此后,不见再有往还。公元1020年,大食遣使来辽,进象及土产,并为王子册割请婚。次年,再遣使来,辽以皇族女可老封公主许嫁。
高丽王建(太祖)在公元918年建高丽国。公元935年、936年先后灭新罗、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成为海东强国。辽太祖、太宗时与高丽曾有聘使往来。公元934年,渤海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投高丽,赐姓王氏。此后,高丽与辽绝交,互相敌视。统和十年(992年)十二月,辽以东京留守萧恒德统兵东侵高丽。次年,辽兵攻破高丽蓬山郡,高丽请和。辽册封高丽成宗王治为高丽国王,并以萧恒德女许嫁。公元1010年,高丽穆宗(成宗子)被贵族康兆谋杀,显宗继位。辽圣宗亲率大兵40万出征,高丽康兆率兵30万迎击。辽兵连陷郭州、肃州,直抵高丽都城开京。高丽显宗弃城而逃。辽圣宗入开京,大肆焚烧而去。
公元1013年,辽圣宗遣耶律资忠使高丽,强索兴化、通州等六城。高丽拒绝,扣留资忠。公元1016年,辽耶律世良统兵再侵高丽,破郭州,高丽死者数万人。公元1017年,辽萧合卓攻兴化,失败。公元1018年,辽萧排押等以兵10万入侵高丽,高丽姜邯赞大败辽兵,辽军死伤甚众。公元1019年,辽集结大军,准备再侵高丽,高丽显宗遣使议和,送还耶律资忠。辽朝强索高丽六州被挫败,此后,高丽仍依成宗时旧制,对辽“纳贡如故”。
契丹贵族之间的倾轧
承天皇太后死于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此后,辽圣宗亲自执政,至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病死,子耶律宗真(兴宗)即位。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兴宗死,子耶律洪基(道宗)继位。辽道宗统治时期长达45年,辽朝进入衰乱时期。
辽兴宗、道宗朝,契丹贵族之间不断相互倾轧。兴宗为圣宗元妃萧耨斤所生,由圣宗齐天后收养。兴宗16岁即位,元妃谋夺政权,自立为皇太后,迫使齐天后自杀,又密谋废兴宗,另立少子耶律重元。耶律重元密告兴宗。兴宗将皇太后废黜。
辽道宗即位,尊耶律重元为皇太督,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耶律重元与子耶律涅鲁古等谋反,道宗平宿卫军乱,耶律重元兵败自杀。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平乱有功,权势显赫,与汉人官员北府宰相张孝杰勾结,专擅朝政。太康元年(1075年),太子耶律浚18岁,参与朝政,兼领北、南院枢密使事。耶律乙辛与张孝杰诬陷太子生母宣懿皇后与伶人私通。宣懿后受诬自尽。三年(1077年),又诬告太子阴谋废帝。太子被囚禁在上京,耶律乙辛派人将太子暗杀,耶律乙辛借此兴起大狱,贵族官员多人因此被处死或流放。七年(1081年),道宗发觉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人的奸谋,将他们免官。辽朝贵族和官员长期陷入相互攻讦倾轧之中,统治集团日益削弱。
辽圣宗末年以来,处在封建压迫下的各族人民不断举行武装起义。辽圣宗时,把汉地的封建租税制推行于渤海地区,引起了渤海人民的反抗。太平九年(1029年)八月,渤海居民以东京舍利军将领大延琳为首举行起义,杀辽户部使,囚禁辽留守,自建国号兴辽,年号天庆。兴辽军西攻沈州,不下,退守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次年,大延琳被擒,起义失败。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年)二月,饶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渤海居民在古欲领导下起义,有步骑三万余人。六月间,起义失败,古欲被擒。这一时期,燕云地区的汉族农民也不断起义,天庆三年(1113年),有以“李弘”为号的农民起义,史称“李弘以左道聚众为乱,支解,分示五京”,“李弘”可能是利用道教符谶的称号。七年(1117年),易州涞水县民董宠儿起义,被辽军战败,投附宋朝。八年(1118年),辽东诸路爆发了安生儿、张高儿等领导的起义,发展到20万人。这些起义虽然先后被辽兵镇压下去,但给予辽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女真族的侵扰
黑龙江和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自阿保机建国以来,即受到辽朝的控制,向辽朝贡纳海东青和各种土产。辽兴宗时,女真向外掳掠,但还只是各部落单独行动。道宗时,形成部落间的联盟,联盟长称都勃极烈(大部长),日渐强盛。公元1101年,在辽天祚帝即位的同年,女真完颜部长阿骨打为都勃极烈,此后连年侵掠周邻各部。公元1114年,阿骨打统领女真诸部兵攻陷宁江州。天祚帝遣后兄萧嗣先和萧兀纳统契丹、奚及诸路兵7000出击,大败于出河店。女真渡混同江进击,萧嗣先军望风奔溃,家属资财都被女真掠获。女真收编辽俘虏入军中,军势更盛。辽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建立国家,称皇帝(金太祖),国号金,年号收国。
辽朝后期,契丹贵族日趋腐化。辽军两败,天祚帝起用汉人张琳、吴庸等领兵东征。张琳军在涞流河大败。数月间,金兵接连攻陷州城,大肆杀掠。公元1115年秋,辽天祚帝下诏亲征,率契丹、汉军号称十余万,以精兵二万为先锋,期以必灭女真。十一月,天祚帝与女真兵遇,接战不久,辽军败溃,天祚帝一日夜逃奔500里,退保长春。金兵乘胜侵占辽阳等54州。
辽政权西迁
耶律章奴见辽军溃败,谋废天祚帝,另立燕王、南京留守耶律淳。章奴与同谋者二千骑奔上京迎位,遣淳妃弟萧敌里去南京报淳。耶律淳斩敌里,往见天祚帝。章奴事败,投女真,中途被捕获腰斩。
公元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反,称大渤海皇帝,占据辽东五十余州,只沈州未下。天祚帝命张琳往讨。高永昌向金兵求援,金兵大举来侵辽兵,败逃入沈州城,金兵入城。
天祚帝命耶律淳为都元帅抗金。耶律淳招募辽东饥民得二万余,另募燕云民兵数千。耶律淳攻沈州不下,还军。金兵斩高永昌,据有其地。公元1117年,耶律淳统领的“怨军”有两营起义反辽。耶律淳往讨起义的“怨军”,在徽州东与金兵遇,大溃败。金兵占领新州,成、懿、壕、惠等州均降。金兵又攻耶律淳于显州蒺藜山,辽兵又大败。
公元1117年,阿骨打自称大圣皇帝,改元天辅,遣使与辽议和。金对辽提出的条件,大体近似澶渊之盟时辽对宋的条件:辽册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称兄,岁输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割辽东、长春两路地。辽朝册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不称兄,其余一切照办。阿骨打不允。公元1120年,阿骨打亲攻辽上京,上京留守降。天祚帝去西京。辽朝郡县至此已失去半数。
辽朝灭亡在即,贵族之间仍在相互诛杀。公元1121年,文妃与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文妃妹夫)、驸马萧昱,贵族耶律挞曷里(文妃姐夫)等谋立晋王敖鲁斡。天祚帝元后兄、北院枢密使萧奉先派人告发,文妃赐死,萧昱、耶律挞曷里都被处死。晋王因没有参与此事,免罪。萧昱、耶律余睹在军中叛变投金。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辽中京,进陷泽州。天祚帝出居庸关,至鸳鸯泊(辽捺钵)。余睹引金兵来攻。萧奉先向天祚帝献策说:余睹此来不过为了晋王。杀了晋王,余睹自回。晋王敖鲁斡由此无罪而被处死,满朝贵族更加解体。余睹引金兵直逼天祚帝行帐,天祚帝率卫兵5000逃往云中。三月,金兵进陷云中,天祚帝逃入夹山。
汉人宰相李处温与皇族耶律大石等,在南京拥立耶律淳称帝,号为“北辽”。三个月后,耶律淳病死。宋军两次大举攻辽,均遭失败。金兵攻陷辽南京。耶律大石在居庸关被金兵捕获,公元1123年九月领兵逃出,去夹山见天祚帝。天祚帝责他擅立耶律淳为帝。耶律大石不自安,又见辽将亡,于是率骑兵200人北走,自立为王。保大四年(1124年),天祚帝自夹山出兵,败溃,次年二月被金兵俘虏,在金朝被囚一年多后病死。契丹自公元916年太祖阿保机建国至天祚帝被俘,共209年。太宗于公元947年灭晋,建国号大辽。圣宗时一度改国号大契丹,道宗时复号为辽。自阿保机至天祚帝,习惯上都称为辽朝。
公元1124年,大石率二百铁骑向西北方行进。西北边地是诸游牧族的地区,在金朝南侵过程中,仍然是辽朝的统治范围,局势是稳定的。
耶律大石领兵至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召集西北地区十八个部落,征兵万人,设置官员,重新组成统治机构。延庆七年(1130年),耶律大石率部经回鹘西行,至叶密立(今新疆塔城一带),征服突厥各部落。耶律大石建号称帝,号天祜皇帝,又号古儿汗,耶律大石仍用辽国号,史称西辽,又称哈剌契丹(黑契丹)。康国元年(1134年),耶律大石在楚河南岸八剌沙衮建都,号为虎思斡鲁朵。
耶律大石建都后,出兵东征喀什噶尔,进至和阗;向西征服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康国十年,耶律大石病死,依汉制立庙号德宗。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死后,由皇后塔不烟执政七年,以后传子耶律夷列(仁宗)。绍兴十三年(1163年),西辽仁宗死,其妹普速完摄政,号承天皇太后。普速完与夫弟萧朴古只私通,谋杀夫萧朵鲁不。萧朵鲁不父萧斡里剌为西辽元帅,领兵杀普速完及萧朴古只。天禧元年(1178年),西辽仁宗子耶律直鲁古继帝位。
天禧二十七年(1204年),蒙古成吉思汗灭乃蛮部,乃蛮部长塔阳汗败死,子屈出律西逃。年初,屈出律逃奔西辽。耶律直鲁古将女儿嫁给屈出律。屈出律又离西辽东去收集乃蛮残部,与花剌子模相约,夹攻西辽。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直鲁古被迫退位,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王位,奉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公元1218年,蒙古军灭其国,屈出律被捕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