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金与南宋的和战(第3页)

正隆南伐与大定议和

正隆南伐及其失败海陵迁中都后,又修南京宫殿,有统一天下之志。正隆六年(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五月,迁都汴京。一面签军括马,一面借向宋高宗贺生辰之机,向南宋要求淮南土地,并以巡猎陈、蔡、唐、邓诸州相胁,还因南宋所遣国信使不合己意,遣回不见。九月,海陵自将三十二总管兵,置左、右大都督和水军、汉南、西蜀三道都统制,分道南伐,一循海道趋临安,一出宿、亳趋淮泗,一从蔡州至荆、襄,一由凤翔取散关。宋也分兵防守成都、安康、襄阳、江陵、武昌、江州、池州、建康、京口等要地,准淮南诸州郡移治清野,下榜诏谕中原军民,并下诏亲征。

十一月,海陵至和州。世宗自立的消息传来,海陵迫令军士于采石渡江,被宋前往督师的中书舍人虞允文所败。又进兵扬州,拟自瓜州渡江,与宋约和后,再回军收拾残局。二十三日至瓜州,促令诸军渡江。时有传抄世宗赦书至军中者,诸将各怀异志,诸军厌战,完颜元宜等密谋杀海陵投奔新主,将海陵心腹亲兵派去取泰州,趁御帐守备空虚之际杀海陵于军中,诸路南征军相继撤回。

大定议和金世宗自立之际,正是金自建国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时期。海陵的横征暴敛使百姓贫困不堪,遍布全国的人民反抗斗争震撼着金朝并不稳定的统治基础。特别是移剌窝斡领导的契丹人民起义,席卷了金朝北方的半壁江山,牵制了金朝的大量兵力。而南宋的经济已逐渐恢复,政治也渐趋稳定,南伐的失败又使金政权面临着南宋反攻中原的威胁。为巩固统治,金世宗必然要对南宋主动讲和。

世宗即位后,以都督府名义移牒南宋,以左监军高忠建为报谕使,以罢兵、归地、班师、通好为报,并遣左副元帅完颜彀英措置南边和陕西等路事。南宋则乘金内乱之机,收复了扬、和、邓、蔡、泗、汝、陈等州和河南府、盱眙军等地,又檄示南征金军“挺身而抱义”,“率众以来降”,招谕将领弃金归宋。金朝地方守将仍坚守各自防区,有些州县则失而复得。宋高宗一方面约束诸将不得过界追袭金兵,一方面希望乘机修改绍兴和议条款,改善宋朝的地位。

大定二年(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金放还了河北、山东、陕西等路征南步军,这既是稳定国内秩序的需要,也是对宋作出的和平姿态。与此相应,六月,宋也遣翰林学士洪迈贺世宗即位。双方在议和上虽有共识,条件却不一致,金世宗仍希望维持皇统和议条款。于是,因宋“书词不依旧式”,遣洪迈“归谕宋王”,第一次互派使节没能达成和议。

七月,宋高宗内禅,孝宗即位。孝宗有意进取,以主战派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加强了军事部署。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鼓励士庶陈时政得失,锐意中兴。虽不放弃和谈,但向金遣使却“欲用敌国礼”。

移剌窝斡部下括里、扎八等奔宋。宋用其谋北攻金朝州县,连下泗、寿、唐、海诸州。面对宋朝的攻势,金世宗也决定对宋用兵。十月,金世宗诏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经略南边。十一月,令右丞相仆散忠义总戎事,居南京,节制诸将伐宋,同时指示“彼若归侵疆,贡礼如故,则可罢兵”。

三年(1163年),宋以张浚为枢密使。志宁移牒张浚,略曰:“可还所侵本朝内地,各守自来画定疆界,凡事一依皇统以来旧约,帅府亦当解严。如必欲抗衡,请会兵相见。”张浚预计至秋金兵必大进,宜先发制人,于是以李显忠出濠州趋灵璧,邵宏渊出泗州趋虹县。宋朝中对和战意见不一,孝宗独与张浚议出师,三省、枢密院不知。志宁与宋军战于宿州,由于宋将不能协力同心,宿州得而复失。

宿州败后,张浚上疏自劾,乞致仕,孝宗下诏亲征。但主和者纷纷要求治张浚轻出之罪,孝宗不得已下诏罪己,决定议和。

八月,志宁致书宋三省、枢密院,要求宋归还海、泗、唐、邓四州,称臣,纳币,归还逃入宋境金人。书状往返数四,宋初不许还四州,且欲减岁币;后则四州、岁币不较,而君臣名分在所必争。宋君臣反复论辩,其主战主和者各半。金世宗指示:“若宋人归疆,岁币如昔,可免奉表称臣,许世为侄国。”并以大军压淮境,志宁偏师渡淮,取盱眙、濠、庐、和、滁等州。

时宋方虽军事不利,孝宗却耻于求和,于是利用金世宗不欲用兵的机会,千方百计在议和条款上争取金朝作出较多的让步。

大定四年(1164年)十二月,和议条款讲定:

金、宋为叔侄之国,宋孝宗称金世宗为叔;

宋向金缴纳岁币银20万两、绢20万匹,比皇统时各减5万;

疆界依皇统、绍兴之旧;

彼此逃叛到对方之人,不再遣返。

宋孝宗利用金朝国内的变故,坚持“正国体”,终于改变了金、宋宗藩关系,使宋朝取得了与金同等的地位,恢复到北宋与辽关系的状况;同时保护了自金归宋的士庶,使他们得以安心留居宋境,这对金官民投宋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也是北宋对辽所一直不曾争取到的目标。对宋朝而言,这次议和是一次不小的胜利,因而宋孝宗将第二年改为乾道元年。宋朝将这次和议称“隆兴和议”。

开禧北伐与泰和和议

自大定议和后,金、宋间一直维持着正常的和平往来,双方在边界各开榷场,经济、文化交往虽不如北宋与辽时密切,却也不曾发生重大冲突。尤其是金朝,世宗和章宗都很重视维护与南宋的关系,在完善礼乐制度方面也多借鉴宋制。但泰和年间(1201—1208年),金朝已现衰败端倪,蒙古诸部势力渐强,不时袭扰金朝北疆。南宋境内又有一股势力开始酝酿北伐中原了。

1。宋军开禧北伐

宋方聚财募卒,选将练兵。在镇江立韩世忠庙,追封岳飞为鄂王,为大举兴兵进行思想、舆论上的准备。同时在沿边州县不时小有入侵之举,引起金朝边将的警惕,也为至宋的使臣所察觉。但金章宗珍惜与宋的和平局面,不愿轻启衅端,每每戒敕诸臣,不可妄言生事。

2。吴曦叛宋降金

吴曦降金,使宋失去川蜀重地,对宋荆湖路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七年(1207年),吴曦自称蜀王,改元,置百官,治宫殿于成都。以随军转运使安丙为丞相长史,分别遣将引金兵攻凤州;驻兵万州,泛舟嘉陵江,声言与金兵夹攻襄阳。二月,安丙与兴州合江仓官杨巨源等杀曦,四川复为宋有。

3。泰和和议

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南下攻金,宋贺生辰使至涿州不得进而还。此后宋以金有边患,在沿边州县遂时有袭扰。

金宣宗南迁后,宋对金的态度不再恭顺,且停止了输纳岁币,并加强边备,但仍按约遣使入贺,冀以探知金朝的虚实,不敢贸然与金开衅。贞祐二年(宋嘉定七年,1214年),夏以书约宋夹攻金,宋不应。与此同时,金朝却有南进取宋州县以补北方失地的考虑,王世安献攻取盱眙、楚州之策,枢密院奏以世安为招讨使,遣人往淮南,招诱入宋境的红袄军首领和南宋官。贞祐四年(1216年),尚书右丞相高琪请伐宋,以广疆土。四月,遣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签书枢密院事完颜赛不统军南伐,金、宋再次断绝了和平交往。

兴定元年(宋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金军先后破宋兵于信阳、陇山、光州、樊城等州县。宋也传檄招谕中原军民,募兵讨金,并利用反金的农民武装袭击金属的泗州、灵璧、海州、东海、确山、息州等州县。

八月,宣宗一方面将宋人渝盟的情况通报军士,一方面命大臣讨论对宋方针,集贤院谘议官朱盖上书陈御敌三策。十月,右司谏许古、集贤院谘议官吕鉴等极言宜和。吕鉴特别指出,兴兵以来,自唐、邓至寿、泗屯兵数十万,居民殆尽,军士也有逃亡者,而和平交往时,仅息州榷场,“每场所获布帛数千匹、银数百两,大计布帛数万匹、银数千两,兵兴以来俱失之矣”,并主张趁天寒对骑兵有利之机,屯兵境上,以促和谈。而高琪认为许古起草的牒文不足取,阻挠议和。

宣宗采纳了高琪的意见,遣官括市民马。十一月,诏唐、邓、蔡州元帅府举兵伐宋,又遣平章政事胥鼎自关陇出师,且不许再申异议。胥鼎一面分兵自秦、巩、凤翔三路并进,一面仍指出南征不合时宜,但以高琪为首的尚书省不予采纳。同时,宋也以伐金诏告天下。

南伐以来,西线曾取和州(西和州,今甘肃西和)、成州、洋州;得散关,不能保,焚关退师。东线虽先后取光州、信阳、枣阳、随州、光山、安丰军,也曾一度自桐柏入宋境,但损兵折将,得而复失,并不能将疆界向南推进一步。而北方除蒙古军进逼外,又有蒲鲜万奴的自立,西部则不时受到西夏的袭扰。内部红袄军的反抗此伏彼起,有的则投靠宋朝,与宋军配合进攻金朝州县。

贞祐、兴定年间的南伐徒使金朝丧失了岁币、榷场的收入,增加了战争负担,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危机,于是金朝开始准备结束对宋的战争。兴定二年(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西线连取成、阶、和三州与大散关。十二月,金宣宗欲乘胜讲和,遣开封府治中吕子羽为详问使议和,宋不纳,金、宋和议正式断绝。宣宗再任枢密副使驸马都尉仆散安贞为左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事,三年(1219年),以安贞领兵继续伐宋。西线兴元府、洋州得而复失。东线安贞与宋人战于安丰军和滁、濠、光三州,进击至黄州、和州、全椒、天长、六和,游骑抵达长江北岸。宋建康大震,降宋的红袄军首领李全和季先分别自楚州、涟水军援宋,金军退还。

七月,宋将孟宗政、扈再兴等大败金将完颜讹可于枣阳,杀金军3万,获资粮器甲不可胜计,取得了金宋战争以来的重大胜利。四年(宋嘉定十三年,夏光定十五年,1220年),宋夏夹攻之议成,夏人出兵攻巩州(今甘肃陇西),宋兵出宕昌(今甘肃宕昌)应之,合攻巩州,不克而还。同时,宋四川宣抚司命诸将分别自天水、长道、散关、子午谷、上津出师,在西线向金军全面出击。五年(1221年),金又集诸道兵至蔡州,再诏伐宋。设行元帅府于蔡州、息州和唐州、邓州,行枢密院于宿州。唐、邓方面金军失利,而以捷奏闻;安贞自息州进兵至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抵长江而还。

元光元年(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再以元帅左监军完颜讹可行元帅府事,节制三路兵马伐宋,初获小胜。退军时为宋兵邀击大败,副元帅时全因兵败被杀。

蒙宋联合灭金

元光二年(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宣宗死,哀宗即位。为改善四面受敌的困境,他采取与西夏、南宋议和的方针。正大元年(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遣尚书令史李广英至滁州通好,又使枢密院判官移剌蒲阿率兵至光州,宣称金不再南侵。二年(宋宝庆元年,夏乾定三年,1225年),金成功地实现了与西夏的和解,继而又安排与宋议和。三年(1226年),又多次命百官议与宋修好事宜,无结果。至哀宗走逃蔡州后,曾与陕西行省谋取兴元。此时,宋蒙联军之议已定,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哀宗还曾遣使向宋借粮,宋不许。

蒙古大军南征前,已决定按成吉思汗所授方略,以一军绕过潼关,借道于宋,南北两军夹击汴京。蒙古遣使议与宋联军灭金,宋朝臣皆以为可,只有权工部尚书赵范独持异议,其弟葵则建议:“今国家兵力未赡,姑从和议,俟根本既壮,雪二帝之耻,以复中原。”宋理宗采纳了他的意见,遣邹伸之往报蒙古军,并提出灭金后,将河南地归宋为夹攻的条件。于是宋、蒙达成协议。天兴二年(宋绍定六年,元太宗五年,1233年)四月,武仙与金唐、邓守将谋迎哀宗入蜀,攻宋光化军,宋京西兵马钤辖孟珙降金邓州守将移剌瑗,败武仙于顺阳(今河南淅川南)、马磴山,绝哀宗西逃之路。八月,蒙古将领塔察儿又遣王楫至宋,宋以兵会攻唐州。九月,金哀宗遣使向宋借粮,并谕以唇亡齿寒之理,宋不允。三年(宋端平元年,元太宗六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兵攻破蔡州,金哀宗自焚。孟珙与塔察儿分金哀宗遗骨及宝玉、法物而归。不久,宋刑部侍郎兼京湖安抚使、知襄阳府史嵩之露布告金亡,以所得金帝遗骨、宝玉、法物和所俘金官献于朝。与蒙古划地而守,陈、蔡西北归蒙古,唐、邓以南归宋。金先与北宋联合灭辽,继而南下灭北宋,与南宋对峙,至此又为宋、蒙联军所灭。

书友推荐:可怜的社畜我的道家仙子美母红颜政道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债务偿还系统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神女逍遥录戏里戏外(1v1)H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四方极爱妈妈的欲臀(重生之我的美艳教师妈妈)娱乐圈之风流帝王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众香国,家族后宫娱乐圈的曹贼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一屋暗灯
书友收藏:神豪的后宫日常高冷的丝袜女总裁妈妈被混混同学屈辱玩弄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仙子的修行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仙子的修行·美人篇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美母的诱惑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斗破之淫荡任务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韵母攻略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掌中的美母人妻调教系统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