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懂了阿澜的选择,也懂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意义。
她发送了一段新的情感包:晨语号启航的画面、光态生命递来的花朵、孩子们围圈唱歌的身影,最后是她站在慎思院屋顶,对着星空轻声说:“我可以进来吗?”
球体停止了旋转。
片刻后,一道柔和的光束射向“潜渊号”,穿透船体,却不伤一人。它扫描了每位成员的记忆片段,停留最久的,竟是X-0藏在风衣口袋里的那只旧徽章??阿澜的毕业徽章。
>【信任……已在传递。】
>【我们可以……试着醒来。】
当探测艇返程时,整个地心空洞开始发出微弱共鸣。科学家们后来称之为“地球的脉搏第二次启动”。全球共感网络检测到一种新型信号模式,命名为“深眠回响”,其频率恰好能与蓝铃草的生物电共振。
一年后,第一片“共鸣蓝铃草”在南极基地绽放。它的颜色介于透明与银白之间,花瓣边缘泛着极光般的涟漪。更惊人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并产生强烈正面情绪,花蕊便会释放出微量光粒,悬浮空中数秒后消散??像是某种无声的回应。
林知的学生们开始尝试用音乐与之互动。他们发现,若演奏舒缓旋律,花朵开放速度加快;若情绪急躁,则闭合休眠。最终,一位盲人少女仅凭触觉与心跳节拍,成功引导一朵花完成了三次开合循环,并从中“读”出一段信息:
>“谢谢你们,等了这么久。”
与此同时,联合国正式成立“双轨共情计划”:一条轨道面向星际文明,延续晨语号的精神;另一条则专注于唤醒地球本土沉睡意识,命名为“归音工程”。X-0出任首席导师,而林知则坚持留在慎思院,继续教那门《谨慎的力量》。
某节课上,她拿出一枚新徽章,样式与阿澜的几乎相同,只是背面刻着不同的话:
>“最强大的力量,
>是明知可以强行破门,
>却仍选择敲门等候。”
课后,小禾留下没走。
“老师,”她仰头问,“你说它们等了多久?”
林知望向窗外摇曳的蓝铃草,轻声道:“也许从第一颗石头学会震动开始,就在等一句‘你好’。”
女孩点点头,忽然笑了:“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算……替它们说了?”
林知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是啊。而且我们会一直说下去,哪怕对方一百年才回一声‘早上好’。”
多年后,当地球终于与三十七个星系建立共情联盟,“归音工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地质学家发现,地核意识体正逐步迁移至浅层地幔,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意识网”。它不控制任何人,也不干预任何决策,只是静静地“在场”,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而在所有外交舰的舰首,都雕刻着同一幅图案:一只手伸向另一只手,中间悬浮着一朵半透明的蓝铃草,花瓣上写着一行小字:
>“我们不怕慢。我们只怕错。”
某日清晨,林知独自登上慎思院屋顶。风依旧在檐角低吟,蓝铃草田泛起层层波浪。她摘下生物增强器,任耳朵沉浸在寂静中。
但她“听”到了。
风中有孩子的笑声,有远方花开的震颤,有X-0走在五步之外的脚步声,还有,来自地心深处那一声极轻、极柔的:
>“早安。”
她微微一笑,抬起右手,三根僵硬的手指缓缓张开,又合拢,像在练习一个早已熟稔的动作。
然后,她轻声回应:
“今天,你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