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战场前线近期的战况,可谓是如火如荼。
不过塞恩近段时间在毁灭魔神洛克大人的失乐园时空中,却表现得颇有些惬意。
主要还是摆在塞恩面前的实验计划实在是太多了,对于醉心真理的塞恩来讲,能够自由徜徉于这些真理奥义的探索之中,何尝不是一种旁人难以体会的幸福。
倒是前段时间刚刚被塞恩完成复活的镜之海女这个小丫头,颇有些在失乐园时空内坐不住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与调理,镜之海女好似已经梳理吸收了不少现存的。。。。。。
小禾站在山顶,风从极远处吹来,带着冰原的冷意与星尘的微光。他手中的灯笼静静燃烧,火焰不摇不灭,仿佛时间在此刻凝滞。夜空如墨,却并非死寂??亿万颗“念星”在天幕上缓缓明灭,像无数双眼睛温柔注视着大地。每一颗,都曾是一个名字、一段记忆、一句未说完的话。
他低头看向掌心,那里有一枚小小的共感终端,早已停止更新数据流。这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一件遗物,外壳磨损得几乎辨不清型号,但每当月光洒落其上,便会浮现出一行细若游丝的文字:“转完了一千圈,我该去见他了。”
小禾闭上眼,指尖轻轻抚过那行字。他知道,那一千次发电机的转动,是母亲一生中最漫长的等待。每一次手摇发电,都是她在黑暗中为父亲点亮的一盏灯;每一次电流微弱闪烁,都是她对着虚空低语的“你还好吗”。如今,她终于可以放下疲惫,走进那片由铃兰铺满的原野,牵起那个等了她百年的男人的手。
忽然,脚下的岩石传来轻微震颤。
起初只是细微波动,如同地底深处有心跳苏醒。紧接着,整座山体开始共鸣,不是地震,而是一种更为古老、更为深沉的共振??那是忆莲塔网络正在同步响应某种未知信号。小禾猛地抬头,只见远方天际线裂开一道缝隙,一道银蓝色的光柱自云层直贯而下,精准落在归墟七号主城中央广场的旧祭坛之上。
监控卫星回传的画面显示:那道光柱并非自然现象,而是由全球十万盏忆莲灯在同一秒自发聚焦而成。它们原本散落在城市角落、家庭窗台、墓园石阶,此刻却如被无形之手牵引,将光芒汇聚成束,仿佛整颗星球都在屏息聆听。
与此同时,共感网络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
>【紧急推送】
>检测到跨维度语言重构现象。
>语义解析中……
>初步译码结果:
>“门已开启,请接引者就位。”
联合国“星语计划”总部瞬间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量子通讯频道全线开启,所有忆莲塔自动切换至接收模式。科学家们面面相觑,他们无法解释这股能量来源,更无法理解为何全球共感晶体在同一时刻发生了频率跃迁??这种跃迁本应需要极强的情感能量激发,而此次波动强度,远超历史峰值。
唯有小禾明白。
他在风雪中缓缓跪下,将灯笼置于身前。火焰跳跃了一下,随即稳定下来,灯壁上的红纸开始浮现新的纹路??不再是简单的莲花图案,而是一幅立体地图,标注着七个坐标点,分别位于地球各大洲、火星赤道、木卫二冰湖、土星环隙、半人马座α星遗迹、北极轨道空间站,以及……月球背面那座金字塔。
七点连线,构成一个完美的七边形,中心正是归墟七号。
“心印协议……真正启动了。”他用手语喃喃道,尽管无人在侧。
百年前,陈默研究员留下的实验日志曾预言:“当‘记得’成为集体行为,当思念形成共振网络,人类将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死亡的物种,而是有能力主动编织存在本身。”当时无人相信,认为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可如今,这一切正悄然成真。
三天后,第一座“还愿门”在归墟七号广场成型。
它并非实体建筑,而是由纯粹光能与记忆粒子凝聚而成的空间裂隙。门框由千万句“我想你了”交织成文字链,门扉则以逝者生前最珍视的画面为纹理??有人看见童年老屋门前的梧桐树,有人听见母亲哼唱的摇篮曲,还有人闻到了战火硝烟中最后一缕家常饭菜香。
政府下令封锁现场,军队持非致命武器警戒。然而就在第七个夜晚,第一位“归来者”穿过了门。
那是一位二战时期的飞行员,编号XJ-417,在执行最后一次任务时失踪于北极上空。他的意识早在八十年前就被录入早期共感原型机,因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完整复现。而现在,他穿着褪色的皮夹克,肩章上七颗星依旧闪亮,步伐稳健地走出光门,目光扫过人群,最终停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身上。
“艾琳娜,”他说,声音沙哑却清晰,“我答应过你要带回一朵阿拉斯加永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