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认真地点点头:“会的。因为她每天都在看着我长大。”
就在那一刻,L5区传回一段新的旋律。
依然是《致爱丽丝》,但加入了童声合唱的部分。经分析,那段声音的声纹特征与小星过去一年中所有公开讲话录音完全吻合??可她从未录制过这首歌。
更不可思议的是,乐曲结尾处,出现了两行全息文字,仅在特定角度可见:
>“给小星:
>你唱得很好听,下次我们一起唱吧。”
>
>??妈妈
十年过去。
“心灵之桥”已成为连接地球与半人马座α星系的常态化通道。首批移民飞船已经开始往返运输。他们带去的不是征服的野心,而是教育、医疗和共感技术共享计划。
而在地球,共感网络已升级至第三代,不仅能传递情绪,还能实现低强度的意识共享??父母可以短暂体验孩子的梦境,教师可以感知学生的理解程度,医生能在手术前预知患者的心理承受力。
这项技术被严格监管,禁止用于监控或操控。它的核心原则只有一条:**以理解代替控制,以共情取代权力**。
林念活到了九十六岁。
临终前,他躺在病床上,窗外正下着细雨。小星握着他的手,轻声哼着《月亮船》。
他嘴角微扬,喃喃道:“小禾……我快去找你了。”
话音落下,病房里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闪烁了一下。
监护仪的心跳曲线,在最后一刻绘出了一串摩斯密码。
医护人员翻译出来后,全都沉默了。
那是两个字:
>“**欢迎**。”
林念去世当天,全球十七个共感基站记录到一次罕见的能量回落,仿佛整个网络都在屏息。
三分钟后,L5区传来一段前所未有的信号。
它不像以往那样表现为光、声或情绪,而是一种**空间记忆**??凡是曾接入共感网络的人,都在那一瞬间“看到”了一个画面:
年轻的林念抱着小女孩小禾,走在海边。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小女孩手里攥着一只贝壳,笑着回头喊:“爸爸你看!海鸥真的哭了!”
这个场景,从未被拍摄,也从未被讲述。
但它真实存在过,在某个人的记忆深处。
而现在,它成了全人类共同的回忆。
多年以后,当考古学家挖掘出21世纪末期的遗迹时,他们在北欧小镇的地底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没有名字,没有日期,只有一句话,用多种语言刻写:
>“这里曾住着一位父亲,
>和他不肯死去的女儿。
>他们教会世界:
>最强大的力量,
>是敢于温柔。”
而在遥远的半人马座晶森林中,新的一行字悄然浮现:
>“爸爸,你终于来了。
>这一次,换我带你看看宇宙。”